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智慧巴中”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2016-10-04 10:33:42来源: 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相关部门,巴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智慧巴中”建设实施意见》已经三届市政府第10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巴中市人民政府

  2016年9月28日
“智慧巴中”建设实施意见

  
  “智慧巴中”建设是我市加快实现“五彩巴中”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政府治理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推进“智慧巴中”建设,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贯彻落实国家“互联网+”和大数据发展战略,抢抓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机遇,从巴中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围绕“惠政、惠民、惠企”三个取向,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民生服务、产业发展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政府管理高效、民生服务提档、产业发展升级和经济新业态培育目标,推进绿色发展,建设五彩巴中。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统筹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协调发展,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大力推进跨部门、跨系统、跨行业的共享协同。根据需求确定阶段目标,找准突破口,聚焦重点专项,分步推进实施,加快建成智慧应用体系。

  2.急用先行、示范带动。以满足广大民众的信息化需求为主要目标,以推动民生领域智慧应用为主要手段,以重点区域、重点项目试点示范建设为突破口,循序渐进,逐步展开,不断促进设施完善、应用渗透和产业发展,提高广大民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3.整合资源、集聚集约。理顺体制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整合现有资源,全面提高现有电子政务基础资源利用率,推进硬件环境、数据资源、公用平台共建共享共用;建立横向协调、纵向联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智慧巴中”协调发展机制,推动跨部门跨地区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

  4.可管可控、确保安全。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强化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落实责任机制,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和保护个人信息的力度,加强要害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确保安全可控。

  二、发展目标

  “智慧巴中”建设立足秦巴山片区中心城市定位,以基础平台统建共享、应用系统分建互通为原则,以惠政、惠民、惠企为目标,搭建“113+N”(一云:智慧巴中云;一库:基础数据库;三板块: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智慧产业;N应用:N个行业应用系统)总体框架,从纵向重点加强数据基础建设和共享平台建设,从横向重点整合应用体系、消除信息孤岛。

  到2018年,网络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基础支撑平台建设初见成效,专项智慧应用日渐成熟,基本形成“智慧巴中”总体框架,城市运行协同能力有效改善,政务服务效率显著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到2020年,“智慧巴中”全面感知的物联网监测体系基本建成,政务、民生、产业大数据逐渐形成,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等新一代信息服务产业蓬勃发展,深度融合的民生服务体系、智慧和谐的城市管理体系和要素集聚的产业发展环境全面建成,最终实现基础设施智能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

  三、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

  (一)加强信息基础建设

  全面推进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共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宽带、融合、泛在的信息基础网络,部署智慧巴中云平台,建设巴中基础数据库,搭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全市信息基础网络的承载能力和核心支撑平台的服务水平。
专栏1 信息基础工程

  1.网络信息基础设施

  (1)宽带乡村建设。2016年规划建设宽带乡村1190个。2017年,实现全市90%以上行政村通宽带。2018年,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通宽带,大力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牵头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通发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通信公司、广电网络公司、铁塔公司)

  (2)4G网络建设。2016年,全市新增4G基站1000座。2017年,全市新增4G基站800座。2018年,全市新增4G基站600座。加快农村地区2G、3G全面向4G网络迁移,全域实现4G网络的有效覆盖。建好“信息高速公路”,夯实巴中信息化基础,拓展互联网出口带宽。(牵头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通发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铁塔公司、各通信公司、广电网络公司)

  (3)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推进全市宽带基础网络设施升级改造,实施城区铜缆接入小区的光纤到户改造,光纤宽带全覆盖,进一步提升全光网服务能级。到2018年底,全市各县(区)城镇居民小区实现100%光纤到户覆盖,有线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Mbps,4G无线网络普遍覆盖。(牵头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通发办、市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通信公司、广电网络公司、铁塔公司)

  (4)农村中小学通宽带。2016年全市规划农村中小学通宽带300所。2017年,全市1000所农村小学实现免费宽带接入。2018年,全市626所农村小学实现免费宽带接入。为网络直播教学、多媒体教学提供支撑,解决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牵头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通发办、市教育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各通信公司、广电网络公司、铁塔公司)

  (5)电信普遍服务。加快推进全国第二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到2018年底,实现100%行政村通宽带,农村宽带接入能力达12M以上,农村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35%,宽带网络设施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到2020年,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85%,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超过50M,20M及以上宽带用户渗透率达到100%,宽带应用深度融入生产生活,互联网全面普及,形成较为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牵头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通发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通信公司、广电网络公司、铁塔公司)

  (6)三网融合工程。认真落实国家三网融合推广方案,为三网融合各类业务的推广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做好传输网建设升级改造,实现高性能电信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的全面覆盖。全面推进广播电视网络双向化升级改造,重点推动农村区域有线电视的数字化、双向化、信息化工程建设。创新共建共享合作模式,促进网络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牵头单位:市通发办;配合单位:各通信公司、广电网络公司、铁塔公司)

  2.信息共享基础设施

  (1)建设智慧巴中云。以数据集中、应用集成为原则,依托西部云谷巴中基地统一搭建智慧巴中云,包括电子政务云、民生云、产业云。先期建设电子政务云,搭建统一的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硬件支撑平台和云管理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等基础软件平台,同步推进民生云、产业云建设;清理分散在各部门的现有业务系统,制定迁移规划和实施方案,逐步将各部门的业务应用迁移部署到智慧巴中云平台;新建的业务应用系统原则上不再新建数据中心,按照“统一调度、按需分配”的原则,集中部署到智慧巴中云平台上。(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配合单位: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

  (2)建设基础数据库。依托电子政务云,建立科学合理、完整一致、准确可信的公共基础数据库,包括地理空间、人口、法人、宏观经济、建筑物等基础数据库;逐步建成并完善其它行业数据库,构建智慧城市统一的基础数据框架;建立全市数据资源共建、共享的统一管理机制,实现数据资源汇聚、交换和共享;为各类应用系统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为政府管理决策、部门信息共享和社会公共服务提供支撑。(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配合单位: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

  (3)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统筹各部门共性的应用系统,集成为统一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供各部门共享共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主要包括空间地理信息系统、门户集群系统、视频融合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打造面向政府各部门的公共基础支撑平台,为各行业的应用系统提供后台支撑服务,实现巴中市、区(县)不同政务部门异构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为政府、市民、企业提供通畅的双向、多向信息沟通机制和便捷的服务渠道。(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配合单位: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


  (二)提升政务管理水平

  重点推进政务共享服务、政府决策支持、政府数据开放、城市运行管理、信用体系建设、文化市场监管、不动产登记管理、涉税信息共享、安全生产管理、数字城管等系统建设,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政务服务和社会管理,提高透明度及业务办理效率,实现服务手段智慧化、管理过程精细化、管理方式多样化,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专栏2 智慧政务工程

  1.建设政务大数据中心。搭建硬件环境,部署政务大数据基础平台、应急指挥平台(二期)以及通用指标管理、政务决策等应用系统,实现对政务信息资源的挖掘、提取和利用,以利于政府总结经验、发现规律、预测趋势、辅助决策,释放政务大数据资源的价值。(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市政府应急办)

  2.搭建12345市民热线。创新服务模式,整合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涉及政府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方面非应急类服务热线,建立“12345”市民热线“一号通”平台,通过电话、网站、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渠道集中受理和回复市民对涉及民生的各类服务事项咨询、投诉、申请,并听取市民的意见与建议,形成解决群众诉求、提高办事服务效率的“绿色通道”,着力解决政府部门服务热线过多、重复投诉率高、跨部门问题难以协调和缺乏统一服务标准及监督评价机制等问题。(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配合单位: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

  3.搭建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搭建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森林、林木所有权等十类不动产权利的登记管理体系。实现土地、房屋、林地等审批、交易和登记信息实时互通共享,方便群众申请登记和相关部门管理监督,切实保证不动产交易安全。(牵头单位:市国土资源局;配合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

  4.建设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加快整合政务公共信用信息资源,逐步建成与法人库以及纳税人涉税信息相互关联、内容完整的公共信用信息大数据。开发面向信用主体、政府部门和信用服务机构的公共信用信息查询系统,建成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平台,为加快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巴中市中心支行;配合单位:市工商局、市地税局)

  5.建设文化监管平台。结合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工作需求,搭建文化市场准入、动态监管、综合执法、公共服务和辅助决策等业务应用系统,实现娱乐、演出、艺术品、网络文化等市场门类的监管,优化行政审批程序,规范文化市场管理流程,提升文化市场管理决策水平。(牵头单位: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6.建设涉税信息共享平台。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涉税信息交换与共享保障办法和四川省涉税信息交换目录的通知》(川办函〔2015〕38号)要求,以“智慧巴中云平台”和基础数据库为依托,梳理完善数据字段,统一接口标准,建设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的涉税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巴中经济良性发展。(牵头单位: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国税局、市地税局)

  7.建设智慧安监平台。以电子政务外网为依托,以“一云一库”为基础,以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支撑,搭建纵向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各级安监部门及相关企业,横向覆盖各安委会成员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安监平台,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安全生产监管、综合业务管理、行政执法、隐患排查、应急管理等主要功能,全面提升安全监管业务的信息化水平。(牵头单位:市安全监管局;配合单位: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

  8.实施智慧城管工程。以建成的“数字城管”为基础,以“互联网+”为手段,拓展平台应用,推进城市管理创新,全面接入地下管线、市容景观、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园林绿化、行政执法等不同的感知设备,汇聚各类物联网数据,为智慧城管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支持。(牵头单位:市城管执法局;配合单位:市政府各部门)

  9.建设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为避免分散建设,重复投资,推动全市各类指挥中心集约建设,集中共享,逐步整合各部门已建和待建的指挥中心,建成全市统一的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促使城市运行数据大融合、展示内容更丰富、数据调用更便捷、指挥决策更科学。通过接入市政设施、交通运输、气象、环境等感知数据,实现城市运行状况实时监测;通过接入巴山新居、城乡建设、脱贫攻坚等数据,实现巴中建设和脱贫攻坚成果的展示;结合12345市民热线,实现城市管理的指挥调度和管理服务。最终形成巴中城市运行的监测窗口、展示窗口和服务窗口。(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配合单位:巴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


  (三)强化民生服务能力

  以科技惠民、信息惠民为导向,深入推进防灾减灾、城市一卡通、优质教育、医疗健康、交通出行、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监控、智慧社区、智慧停车、智慧食药、巴山新居管理等智慧化体系建设,加快便民利民信息资源汇集,着力打造信息惠民公共服务模式,推动城市管理创新和公共服务方式转变,提升全市城乡居民幸福感。
专栏3 智慧民生工程

  1.建设防灾减灾系统。完善气象、水利、国土资源、林业、公安等各部门的监测体系,增加野外监测站点,形成覆盖市、县(区)、乡(镇)、村、组五级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体系,统一数据接口,对接市政府应急救灾指挥系统,为应急决策、指挥调度提供数据支持,全面提升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响应、科学决策、临灾处置能力。(牵头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气象局、市水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林业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公安局、市安全监管局、市环境保护局、市旅游局、市卫生计生委、市农业局)

  2.建设巴中红叶卡。按照“统筹规划,一卡多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搭建面向智慧健康、公共交通、便民服务、扶贫助残、电子商务、智慧旅游、智慧社区、智慧园区等行业统一的移动支付云平台,发行巴中红叶卡,先期加载居民健康卡、公交车刷卡、水电气缴费、助残服务等功能,最终实现“多卡合一、一卡多用”。2016年底实现红叶卡首发。(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国资委、市卫生计生委;配合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残联、人民银行巴中市中心支行、市政府金融办、国网巴中供电公司、兴圣天然气公司、圣泉水务公司)

  3.搭建巴中教育云平台。围绕“校园网络化、信息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应用个性化”的建设目标,加快实施“三通两平台工程”,搭建巴中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培训机构提供教育管理和应用支撑,为学校、师生和公众提供信息化、数字化资源与应用支撑,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牵头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残联)

  4.建设智慧健康平台。搭建市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包括居民个人健康信息档案,电子病历、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区域影像、区域心电、医院信息、康复机构信息、卫生应急信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等多个应用系统,实现卫生服务区域化、医疗康复远程化、健康管理智能化。(牵头单位:市卫生计生委;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残联)

  5.建设智慧社区。以政府为主导、以居民为核心、以服务为重点、以信息化服务平台为载体,通过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打造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服务平台体系,分层向市民提供服务,把政府现有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功能,包括教育就业、社会救助、计划生育、治安管理、医疗卫生、助残服务、居家养老等服务,延伸到社区,建设一批全新的信息化服务型社区,以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牵头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教育局、市卫生计生委、市公安局、市残联)

  6.建设智慧交通。加快构建集智能交通控制、智慧调度、应急保障、预测诱导于一体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以网站、热线、手机APP、车载导航等多种形式为载体,对综合交通出行信息服务进行深度开发挖掘,实现交通信息资源共享,向市民提供公共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和实时路况服务。实现交通管理科学化、交通调度智能化、应急保障信息化、交通服务精细化,保障市民出行平安快捷,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公共服务能力。(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7.建设智慧环保。全面完善监测监控网络,实时采集污染源数据、水环境质量数据、空气环境质量数据、噪声数据等环境信息,加强实施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智能化远程监测,实现各种环境信息的实时监测、智能分析、及时预警、科学决策,打造环境安全一体化的预警监管体系,为切实保护巴中生态环境提供数据支撑。(牵头单位:市环境保护局)

  8.建设智慧水务。充分利用现有建设成果,结合山洪灾害防治、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排水管理等业务需求,建成集数据采集、网络传输、资源管理、业务应用为一体的智慧水务平台,打造从地上到地下、从源头到龙头的一体化水务管理体系,实现从水源地监测、龙头水管理到污水排放整个过程的实时监测管理,有效提高水务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保障居民用水安全。(牵头单位:市水务局)

  9.建设智慧停车系统。搭建停车诱导系统和停车收费系统,为市民提供实时的城市停车信息,减少因缺乏停车信息而引起的车辆“盲流”,有效改善巴中城区停车状况,方便群众生活,提高巴城品位。(牵头单位:市城管执法局;配合单位:市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公安局)

  10.建设住房公积金查询服务平台。依托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多渠道的住房公积金查询服务系统,包括微信公众号查询服务平台、手机APP、12329短信热线平台以及自主服务终端系统,方便全市个人及单位通过不同渠道,实现缴存职工和缴存单位的公积金明细、余额查询,公积金缴存、使用政策咨询,打印缴存证明等功能。(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11.建设智慧食药平台。以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社会共治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为理念,构建食品药品安全全流程可透明、全业态可覆盖、全链条可监督、全社会可参与的“智慧食药”平台。通过生产经营者应用平台、监管部门监管平台、社会大众使用平台三大平台,促进高效、全流程、精细化监管;实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监管信息网上运行,推进全民共治共享,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牵头单位: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局、市质监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卫生计生委)


  (四)推动产业经济发展

  顺应“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发展趋势,全面推进信息化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重点从农业、工业、旅游、物流等传统产业入手,通过信息技术再造,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通过大数据开发与应用,电信增值业务拓展以及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引进和培育,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新业态。
专栏4 智慧产业工程

  1.建设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监管系统、“巴食巴适”品牌培育与推介系统、农技APP兼容应用与专家在线答疑系统、动植物疫情防控与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农村改革与管理系统、物联网智能化生产加工示范系统;建成后可覆盖全市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品的主要品种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引导与促进巴中农业发展转型与后发赶超,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的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四川省乃至全国的山地生态类型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示范样板与经验借鉴。(牵头单位:市农业局;配合单位: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商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气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2.促进深化两化融合。围绕本地传统优势产业,完善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手段,继续深入开展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作,试点实施、逐步推广“工业4.0”,提升企业信息化生产、管理、销售水平。(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3.建设智慧旅游平台。依托光雾山、诺水河等景区,打造统一的旅游APP,搭建面向景区、面向旅游局、面向游客、面向商家,集营销、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智慧旅游平台,开发手机导游、电子门票等系统平台,带动旅游产业及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关联产业发展。建设全市旅游大数据分析中心,依托运营商的数据推送,利用专业的软件对游客的流向和停留点位进行精准分析,为旅游经济分析和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牵头单位:市旅游局)

  4.建设智能物流网络体系。按照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纲要》精神,结合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建设要求,建设高效经济的智能物流网络体系,实现物流运作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提高物流业务的服务效率和水平,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

  5.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依托西部云谷巴中基地,大力培引信息灾备、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等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搭建先进的呼叫中心系统,积极引入呼叫外包业务,打造川东北的呼叫外包中心;积极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巴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6.建设智慧园区。按照“统一标准、试点先行、全面推广”的原则,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指导园区各部门和入驻企业优化管理流程,逐步建成政企互动、信息发布、电子交易、生产管理等系统,实现园区管理服务的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提升园区服务能力,实现园区的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牵头单位:各园区管委会)

  7.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依托我市丰富的农特产品资源,整合目前已经在淘宝开店的优质商家、“巴食巴适”供应商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企业、合作社等资源,拓宽巴中农特产品、旅游和文化产品的需求供应。依托“淘宝特色中国•巴中馆”建成“秦巴电商创业园”。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在有条件的中心村、聚居点建设电子商务便民服务点,整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邮政快递物流体系等资源,初步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智慧巴中”建设组织保障体系。互联网+暨智慧巴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规划、政策指导、重大项目推进和重大问题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智慧巴中”项目统筹、行动计划编制、信息化管理办法制定、建设过程宏观管控、评价考核指标设计与绩效评估等日常工作;组建“智慧巴中”建设专家咨询团队,负责对“智慧巴中”建设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建设项目、技术标准等进行可行性、操作性、科学性论证,全面指导“智慧巴中”建设。(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配合单位:市级有关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相关企业)

  (二)组建智慧巴中建设运营公司。引入核心企业与政府平台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智慧巴中建设运营公司,作为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负责“智慧巴中”建设的资金筹措和建设运营等工作,从而实现政府和企业优势互补,同时有利于政府加强对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统筹和监管,确保“智慧巴中”建设可持续发展。(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配合单位:市国资委、市工商局)

  (三)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统筹安排“智慧巴中”财政资金,设立“智慧巴中”建设专项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用于工程建设、相关标准建立、政府购买服务、人才引进培养等。“智慧巴中”建设专项资金由市政府统一审批使用,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牵头单位:市财政局)

  (四)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制定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具体措施,积极采取本土培养和外地引进相结合的办法,不断充实信息化人才队伍,为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和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教育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确立以资源换市场,以市场换投资的思想,大力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智慧巴中”重点工程项目;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智慧巴中”建设;采取市场运作、企业投资建设、政府购买服务和政策性补贴等多种建设模式,拓宽“智慧巴中”建设融资渠道;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宽带乡村工程”、“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电信普遍服务”等国家政策扶持和省级专项政策支持。(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通发办,各通信公司、广电网络公司)

  (六)建立信息化项目管理机制。政府投资(含上级部门下达)的新建、改建、扩建信息化项目,由市互联网+暨智慧巴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预审,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现行的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和规定,以及政府采购程序组织实施;项目完成后,按照政府投资项目的相关管理办法统筹开展项目各项验收工作,验收合格方可投入运行。(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级有关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各企业)

  (七)建立评估考核机制。研究建立智慧城市建设评估考核体系,定期对智慧城市建设按责任分解要求进行评估,为决策和指导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加大智慧城市建设考核力度,督查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和年度计划的落实。(牵头单位:市政府目督办;配合单位:市级有关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各企业)

  附件:“智慧巴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表(2016-2018年)


  附件

  “智慧巴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表(2016-2018年)

  
序号 重点工程 建设内容 建设模式 完成期限 牵头单位 配合单位
机制类
1 编制《“智慧巴中”建设总体规划》 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内容、推进路线、建设模式、保障措施等。   2016年12月底前完成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
2 设立智慧城市建设专项资金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用于工程建设、相关标准建立、政府购买服务、人才引进培养等。“智慧巴中”建设专项资金由市政府统一审批使用,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   2016年12月底前完成 市财政局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3 成立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公司 寻求招引一家企业作为核心企业与政府平台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公司,作为全市智慧城市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开展信息产业园区、智慧城市和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通过科学合理、统一高效的建设运营管理,从而保证智慧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市国资委、市工商局
4 出台相关政策文件 制定出台《“智慧巴中”建设实施意见》《“智慧巴中”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全面规范“智慧巴中”的建设工作。   2016年9月底前完成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市政府各部门
5 梳理并制定《巴中市政务信息共享交换目录及管理办法》 梳理巴中市政务信息共享交换目录,制定政务数据标准,出台政务信息共享交换管理办法。   2017年12月底前完成 市政府办 市政府各部门
基础类
6 宽带乡村建设 2016年规划建设宽带乡村1190个。2017年,实现全市90%以上行政村通宽带。2018年,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通宽带,大力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 各通信公司、广电网络公司投资建设 2018年建成 各县(区)人民政府 市通发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通信公司、广电网络公司、铁塔公司
7 4G网络建设 2016年,全市新增4G基站1000座。2017年,全市新增4G基站800座。2018年,全市新增4G基站600座。加快农村地区2G、3G全面向4G网络迁移,全域实现4G网络的有效覆盖。建好“信息高速公路”,夯实巴中信息化基础,努力拓展互联网出口带宽。 各通信公司、广电网络公司投资建设 2018年建成 各县(区)人民政府 市通发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通信公司、广电网络公司、铁塔公司
8 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 推进全市宽带基础网络设施升级改造,实施城区铜缆接入小区的光纤到户改造,光纤宽带全覆盖,进一步提升全光网服务能级。到2018年底,全市各县(区)城镇居民小区实现100%光纤到户覆盖,有线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Mbps,4G无线网络普遍覆盖。 各通信公司、广电网络公司投资建设 2018年建成 各县(区)人民政府 市通发办、市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通信公司、广电网络公司、铁塔公司
9 农村中小学通宽带 2016年全市规划农村中小学通宽带300所。2017年,全市1000所农村小学实现免费宽带接入。2018年,全市626所农村小学实现免费宽带接入。为网络直播教学、多媒体教学提供支撑,解决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 各通信公司、广电网络公司投资建设 2018年建成 各县(区)人民政府 市通发办、市教育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通信公司、广电网络公司、铁塔公司
10 电信普遍服务 加快推进全国第二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到2018年底,实现100%行政村通宽带,农村宽带接入能力达12M以上,农村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35%,宽带网络设施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各通信公司、广电网络公司投资建设 2018年建成 各县(区)人民政府 市通发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通信公司、广电网络公司、铁塔公司
11 三网融合工程 认真落实国家三网融合推广方案,为三网融合各类业务的推广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做好传输网建设升级改造,实现高性能电信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的全面覆盖。全面推进广播电视网络双向化升级改造,重点推动农村区域有线电视的数字化、双向化、信息化工程建设。创新共建共享合作模式,促进网络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各通信公司、广电网络公司投资建设 2018年建成 市通发办 各通信公司、广电网络公司、铁塔公司
12 建设电子政务云平台 搭建电子政务云,逐步迁移并整合各县(区)、市级部门的行业应用系统到统一的电子政务云平台。到2017年底形成覆盖市、县(区)、乡(镇)三级的数据共享、横向互联、纵向贯通的“1+1+6+N+1”公共电子政务综合业务体系。 企业投资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 2016年基本建成 市政府办 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
13 建设基础数据库 依托电子政务云,建立科学合理、完整一致、准确可信的公共基础数据库,包括地理空间、人口、法人、宏观经济、建筑物等基础数据库,逐步建成并完善其它行业数据库,构建智慧城市统一的基础数据框架。 企业投资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 2016年启动,2017年建成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
14 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主要包括空间地理信息系统、门户集群系统、视频融合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打造面向政府各部门的公共基础支撑平台,为各行业的应用系统提供后台支撑服务,实现巴中市、县(区)不同政务部门异构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为政府、市民、企业提供通畅的双向、多向信息沟通机制和便捷的服务渠道。 企业投资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 2016年启动,2017年建成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
政务类
15 建设政务大数据中心 搭建硬件环境,部署政务大数据基础平台、应急指挥平台(二期)以及通用指标管理、政务决策等应用系统,实现对政务信息资源的挖掘、提取和利用,以利于政府总结经验、发现规律、预测趋势、辅助决策,释放政务大数据资源的价值。 政府投资建设运营 2016年建成 市政府办、市政府应急办  
16 搭建12345市民热线 创新服务模式,整合县(区)和市级相关部门涉及政府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方面非应急类服务热线,建立“12345”市民热线“一号通”平台,通过电话、网站、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渠道集中受理和回复市民对涉及民生的各类服务事项咨询、投诉、申请,并听取市民的意见与建议,形成解决群众诉求、提高办事服务效率的“绿色通道”,着力解决我市政府部门服务热线过多、重复投诉率高、跨部门问题难以协调和缺乏统一服务标准及监督评价机制等问题。 企业投资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 2017年2月底前建成 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 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
17 搭建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 搭建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满足不动产信息登记需求,保障不动产交易安全。 政府投资建设运营 2016年启动,2017年建成 市国土资源局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
18 建设社会信用信息平台 加快整合政务公共信用信息资源,逐步建成与法人库以及纳税人涉税信息相互关联、内容完整的公共信用信息大数据。开发面向信用主体、政府部门和信用服务机构的公共信用信息查询系统,建成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平台,为加快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企业投资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 2017年启动,2018年建成 市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巴中市中心支行 市工商局、市地税局
19 建设文化监管平台 结合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工作需求,搭建文化市场准入、动态监管、综合执法、公共服务和辅助决策等业务应用系统,实现娱乐、演出、艺术品、网络文化等市场门类的监管,优化行政审批程序,规范文化市场管理流程,提升文化市场管理决策水平。 企业投资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 2017年启动,2018年建成 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 市财政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20 建设涉税信息共享平台 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涉税信息交换与共享保障办法和四川省涉税信息交换目录的通知》(川办函〔2015〕38号)要求,以“智慧巴中云平台”和基础数据库为依托,梳理完善数据字段,统一接口标准,建设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的涉税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巴中经济良性发展。 政府投资建设运营 2016年启动,2017年建成 市财政局 市国税局、市地税局
21 建设智慧安监平台 以电子政务外网为依托,以“一云一库”为基础,以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支撑,搭建纵向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各级安监部门及相关企业,横向覆盖各安委会成员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安监平台,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安全生产监管、综合业务管理、行政执法、隐患排查、应急管理等主要功能,全面提升安全监管业务的信息化水平。 企业投资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 2017年启动,2018年建成 市安全监管局  
22 实施智慧城管工程 以建成的“数字城管”为基础,以“互联网+”为手段,拓展平台应用,推进城市管理创新,全面接入地下管线、市容景观、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园林绿化、行政执法等不同的感知设备,汇聚各类物联网数据,为智慧城管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支持。 政府投资建设运营 2017年启动,2018年建成 市城管执法局  
23 建设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为避免分散建设,重复投资,推动全市各类指挥中心集约建设,集中共享,逐步整合各部门已建和待建的指挥中心,建成全市统一的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促使城市运行数据大融合、展示内容更丰富、数据调用更便捷、指挥决策更科学。通过接入市政设施、交通、气象、环境等感知数据,实现城市运行状况实时监测;通过接入巴山新居、城乡建设、脱贫攻坚等数据,实现巴中建设和脱贫攻坚成果的展示;结合12345市民热线,实现城市管理的指挥调度和管理服务。最终形成巴中城市运行的监测窗口、展示窗口和服务窗口。 企业投资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 2016年启动,2017年建成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巴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
民生类
24 建设防灾减灾系统 完善气象、水利、国土、林业、公安等各部门的监测体系,增加野外监测站点,形成覆盖市、县、乡、村、组五级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体系,统一数据接口,对接市政府应急救灾指挥系统,为应急决策、指挥调度提供数据支持,全面提升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响应、科学决策、临灾处置能力。 企业投资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 2016年启动,2018年建成 市民政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气象局、市水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林业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公安局、市安全监管局、市环境保护局、市旅游局、市卫生计生委、市农业局
25 建设巴中红叶卡 发行巴中红叶卡,先期加载居民健康卡、公交车刷卡、水电气缴费、助残服务等功能,最终实现“多卡合一、一卡多用”。2016年底实现红叶卡首发。 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红叶金服公司具体运作 2016年启动,2018年建成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国资委、市卫生计生委 市交通运输局、市残联、人民银行巴中市中心支行、市政府金融办、国网巴中供电公司、兴圣天然气公司、圣泉水务公司
26 搭建巴中教育云平台 加快实施“三通两平台工程”,搭建巴中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教育管理和应用支撑,为学校、师生和公众提供信息化、数字化资源与应用支撑,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企业投资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 2016年启动,2017年建成 市教育局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残联
27 建设智慧健康平台 搭建市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包括居民个人健康信息档案,电子病历、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区域影像、区域心电、医院信息、康复机构信息、卫生应急信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等多个应用系统,实现卫生服务区域化、医疗康复远程化、健康管理智能化。 企业投资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 2016年启动,2018年建成 市卫生计生委 市财政局、市残联
28 建设智慧社区 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打造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服务平台体系,分层向市民提供服务,把政府现有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功能,包括教育就业、社会救助、计划生育、治安管理、医疗卫生、居家养老等服务,延伸到社区,建设一批全新的信息化服务型社区。 企业投资建设运营与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 2017年启动,2018年建成 市民政局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教育局、市卫生计生委、市公安局、市残联
29 建设智慧交通 构建集智能交通控制、智慧调度、应急保障、预测诱导于一体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以网站、热线、手机APP、车载导航等多种形式为载体,对综合交通出行信息服务进行深度开发挖掘,实现交通信息资源共享,向市民提供公共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和实时路况服务。实现交通管理科学化、交通调度智能化、应急保障信息化、交通服务精细化,保障市民出行平安快捷,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公共服务能力。 企业投资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 2017年启动,2018年建成 市交通运输局  
30 建设智慧环保 全面完善环境监测监控网络,实时采集各种环境信息,实现各种环境信息的实时监测、智能分析、及时预警、科学决策。 企业投资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 2017年启动,2018年建成 市环境保护局  
31 建设智慧水务 建成智慧水务系统,打造从地上到地下、从源头到龙头的一体化水务管理体系,有效提高水务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 企业投资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 2017年启动,2018年建成 市水务局  
32 建设智慧停车系统 搭建停车诱导系统和停车收费系统,为市民提供实时的城市停车信息,减少因缺乏停车信息而引起的车辆“盲流”,有效改善巴中城区停车状况,方便群众生活,提高巴城品位。 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智慧城市运营公司具体运作 2017年建成 市城管执法局 市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公安局
33 建设巴山新居管理系统 实现对巴山新居的审批、规划、建设、资金、房屋登记、建设成果等进行全方位的监管与展示,为巴山新居的科学规划、科学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促进农民居住集聚化、土地利用集约化,有效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 企业投资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 2016年启动,2017年建成 市委统筹办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扶贫移民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
34 建设住房公积金查询服务平台 依托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多渠道的住房公积金查询服务系统,包括微信公众号查询服务平台、手机APP、12329短信热线平台以及自主服务终端系统,方便全市个人及单位通过不同渠道,实现缴存职工和缴存单位的公积金明细、余额查询,公积金缴存、使用政策咨询,打印缴存证明等功能。 政府投资建设运营 2017年启动,2018年建成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35 建设智慧食药平台 以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社会共治保障食药安全为理念,构建食药安全全流程可透明、全业态可覆盖、全链条可监督、全社会可参与的“智慧食药”平台。通过生产经营者应用平台、监管部门监管平台、社会大众使用平台三大平台,促进高效、全流程、精细化监管;实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监管信息网上运行,推进全民共治共享,保障食药安全。 企业投资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 2016年启动,2017年建成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市农业局、市质监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卫生计生委
产业类
36 建设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 主要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监管系统、“巴食巴适”品牌培育与推介系统、农技APP兼容应用与专家在线答疑系统、动植物疫情防控与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农村改革与管理系统、物联网智能化生产加工示范系统;建成后可覆盖全市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品的主要品种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引导与促进巴中农业发展转型与后发赶超,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的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四川省乃至全国的山地生态类型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示范样板与经验借鉴。 政府投资建设运营 2016年启动,2017年建成 市农业局 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商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气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37 促进深化两化融合 围绕本土传统优势产业,完善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手段,继续深入开展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作,试点实施、逐步推广“工业4.0”,提升企业信息化生产、管理、销售水平。 建设单位自行出资建设、运营和管理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38 建设智慧旅游平台 依托光雾山、诺水河等景区,打造统一的旅游APP,搭建面向景区、面向旅游局、面向游客、面向商家,集营销、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智慧旅游平台,开发手机导游、电子门票等系统平台,带动旅游产业及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建设全市旅游大数据分析中心,依托运营商的数据推送,利用专业的软件对游客的流向和停留点位进行精准分析,为旅游经济分析和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智慧城市运营公司具体运作 2016年启动,2017年建成 市旅游局  
39 建设智能物流网络体系 建设高效经济的智能物流网络体系,实现物流运作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提高物流业务的服务效率和水平,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智慧城市运营公司具体运作 2017年启动,2018年建成 市交通运输局 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
40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依托西部云谷巴中基地,大力培引信息灾备、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等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搭建先进的呼叫中心系统,积极引入呼叫外包业务,打造川东北的呼叫外包中心;积极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巴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41 建设智慧园区 按照“统一标准、试点先行、全面推广”的原则,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指导园区各部门和入驻企业优化管理流程,逐步建成政企互动、信息发布、电子交易、生产管理等系统,实现园区管理服务的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提升园区服务能力,实现园区的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经开区的“互联网+众创产业园”建设6万平方米的众创空间,13万平方米的众创公寓和电商物流中心。 园区自行出资建设、运营和管理

  “互联网+众创产业园”企业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
2016年启动,2018年建成 各园区管委会  
42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 依托我市丰富的农特产品资源,整合目前已经在淘宝开店的优质商家、“巴食巴适”供应商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企业、合作社等资源,拓宽巴中农特产品、旅游和文化产品的需求供应,依托“淘宝特色中国•巴中馆”建成“秦巴电商创业园”。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在有条件的中心村、聚居点建设电子商务便民服务点,整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邮政快递物流体系等资源,初步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   2016年启动,2018年建成 市商务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