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巴中要闻

凝聚思想共识 明确努力方向

——市级领导干部和县级主要负责同志读书班分组讨论

2022-03-19 08:57 来源:巴中日报 作者:何欢 郑钧太 彭敏 翁凯 陈俊吉 曾洲点击量:

3月17日,市级领导干部和县级主要负责同志读书班开展分组讨论。大家聚焦“抢抓‘双碳’重大机遇推动绿色崛起”这一主题学习研讨,厘清“双碳”背景下巴中如何看、怎么办等重大问题,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明确努力方向,以绿色低碳赋能后发赶超振兴发展,为加快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注入更加强劲的动能。

信念更坚 抢抓“双碳”机遇 推动绿色崛起

在巴州区委书记余斌看来,参加这次读书班受益匪浅,尤其是何平书记所作的报告,对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和市委五届二次全会决策部署,聚焦“抢抓‘双碳’重大机遇推动绿色崛起”这一主题讲解十分透彻,一是理论讲解透彻,二是形势机遇分析透彻,三是结合自身实际未来怎么干透彻。

市委五届二次全会以来,巴州区率先成立“双碳”工作机构,组建工作专班,深入开展政策研究,通过引育专业人才、外出考察学习、深化高校院所协作等方式,进一步把准精髓、吃透政策,梳理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清洁能源开发应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等若干政策。一方面,抓好高能耗主体单位碳排放总量的调查摸底;另一方面,做好农业(林业)等既有资源调查,建立巴州生态产品价值基础数据库,制定全区“双碳”规划实施方案,为开展碳交易、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提供“本钱”。

作为巴州区来讲,下一步就是要抢抓机遇,以“八大园区”为载体,大力包装储备和争取新能源、生态环保、绿色低碳产业等项目资金,夯实生态经济、绿色发展支撑。抓试点争取,谋创新。以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区为平台,集成式纵深推进以农业(林业)领域改革为重点的试点任务,探索生态价值实现的方式和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力争国省重大改革试点实现突破。

“何平书记所作的主题报告,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思想深度,更有实践厚度。是体现政治担当、心怀国之大者的报告,更是求真务实,紧跟时代要求推动巴中高质量发展的报告。”分组讨论上,市政府副秘书长石涌泉深有感触,他表示,听完报告后深受教育、倍感鼓舞、倍增信心,将主动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

市民政局局长肖飞表示,听了何平书记的主题报告,感觉这个报告是把“双碳战略”理论和实践结合得最紧密,把机遇和挑战分析得最透彻,把方向和路径梳理得最清晰的报告。

“认真听了何平书记所作的主题报告,让我们对‘双碳’战略部署进一步深化了认识,特别是感受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感受到了‘碳达峰’2030年的时间节点,任务重,时间紧。”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杜小兵说,同时也感受到“碳达峰”就在我们身边,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健康文明生活新时尚,也感受到了中央、省、市对“碳达峰”的理念从学习到落地,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简化、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压实责任,同时也感受到巴中在“双碳”战略部署背景下,挑战与机遇同在,“双碳”不仅是生态环境、绿水青山,更是生产方式的转变、产业转型的升级,既能发挥优势,加速我们在文旅康养、绿色食品等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更要抓住新一轮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在巴中布局,这轮机遇不容错过。

路径更明 "双碳"背景下怎么看、怎么干

在文旅新区党工委书记王清平看来,何平书记所作的报告以聚焦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以强化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紧扣国、省支持政策和巴中生态资源优势,是一份目标明确、靶向精准的报告。下一步将围绕落实此次读书班精神,紧扣文旅新区“一区两地”发展定位,抢抓“双碳”机遇,深度思谋文旅新区康养产业发展,统筹推进绿色生态“高颜值”和文旅发展“高质量”。

“巴中农业实现减碳低碳,绿色发展有基础有底色,建成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有底气。”市绿色农业发展研究院党组书记韩中科表示,市农科院将大力推进牧草业种植、收储、加工、利用全链条全过程实验,为全市种养业优势大品种全产业、全链条、全环节标准制订提供科技支撑。

市乡村振兴局局长苟雄认为,生态优势是巴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参照国家、省级绿色生态发展保护条例、借鉴浙江等现行试点区域经验,制定出台我市生态资源保护相关制度,明确禁止性项目、保护性项目、开发性项目,落实领导干部、行政辖区责任制,探索生态信用评价体系;结合国土资源空间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等,突出“产业培育振兴主线”,以市委“1+3”主导产业体系和县区“1+1”产业布局以及“2+1”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为主导,制定统筹涵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绿色产业规划图,推动清洁能源、绿色产业等做大做强。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王晓峰建议,将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数据集中导入大数据平台,构建各类生态环境基础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平台实现内部、横向、纵向数据交换共享,破除内部数据壁垒;打响绿色品牌,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一是擦亮南江黄羊、通江银耳、通江青峪猪等绿色品牌,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二是鼓励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投资。三是引导市产业发展集团等市属国有企业优化战略布局,进入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领域发展,发挥在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扩大碳汇储备,加速碳汇产品交易。一是深入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巩固提升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成果,有序推进人工造林、森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积极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扩大森林碳汇增量;二是加快森林碳汇交易配套措施,如发行“林业碳票”等碳交易凭证。

干劲更足 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

通江县委书记李玉甫认为,参加这次读书班后,大家干劲更足了,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通江县将紧扣市委对通江“1+1”产业布局,着力构建文旅康养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山地高效特色农业,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应用。着力建强“双碳”结构支撑,持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推动特色园区集约高效发展,为“双碳”工作抢占空间。全力推动“双碳”部署落地,深化市场机制改革,建立绿色低碳产业协同推进平台,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文旅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罗鸿宾表示,文旅新区以突破发展文旅康养首位产业为核心,努力将新区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完善首位产业发展机制,新区是绿色生态资源富集区,务必带头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积极突出体制优势,完善经济功能区发展机制,突出地方文化特色,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机制,突出生态优势,积极探索创新生态价值实现新机制。积极参与国家文旅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探索实践;做强首位产业主引擎,发挥管委会+公司+社会组织机制优势,围绕南城北旅空间定位和“135”发展目标定位,加强与两县协调联动,整合北部山区资源优势,切实当好全市文旅康养首位产业的龙头。做好新区山水、人文、洞天、康养文章,谋划实施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文旅康养项目,做强品牌营销,调整优化资源管控,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激发首位产业市场活力,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落实市委投资促进年决策部署,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政策供给,充分发挥文旅集团作用招大引强。加强与四川能投集团合作,推动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加强与川体集团合作,推动山地运动公园建设,加强与蜀道集团合作,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用好用活各类财政支持政策,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新区建设,切实增强首位产业发展活力。

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陈槟表示,将抓紧制定《卫生健康促进文旅康养首位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实施能力提升、产业提质、品牌塑造、健康促进、人才培优“五大工程”;勇挑重担,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推动生物医药与中药材产业联动发展,力争到2025年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超200亿元。加快建设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建成p2实验室30个以上。

在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虎开仲看来,“双碳”不仅与经济发展有关,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要加强宣传引导,增强职工群众低碳环保意识。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引导职工群众自觉增强环保意识,带头践行低碳生产生活理念,带动广大群众养成健康、文明、节俭、环保的良好习惯,共同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同时,广泛选树典型,激发推动巴中绿色崛起活力。大力评选“节能型企业”“节约型班子”“节能减排示范岗”“节约能手(标兵)”等先进集体和个人,在推荐评选劳模、五一劳动奖、工人先锋号中,向为节能减排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倾斜,激励更多的企业和职工参与节能减排。

市司法局局长张华表示,今后,一是清理完善“双碳”领域法律法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涉及碳达峰碳中和内容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以及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配合市人大常委会探索出台应对气候变化的地方性法规,做好“双碳”领域相关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二是从严开展“双碳”领域文件审核。对高能耗、高排放项目进行重点审查,从严开展“双碳”领域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把好法治审核关。三是扎实抓好“双碳”领域行政执法监督。提高“双碳”领域行政执人员准入门槛,持续推进行政执法标准体系建设。加大对重点部门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力度,厘清行政执法职责边界,有针对性地开展案卷评查工作。四是持续加强“双碳”领域普法宣传。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双碳”法律法规纳入“八五”普法重要内容,深化“法治巴中行”一月一主题活动,常态化开展“双碳”相关法律法规主题宣传,营造浓厚法治宣传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