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巴中市肉制品产业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的通知

巴府办发〔2022〕14号

2022-05-12 15:38:26 点击量:

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文旅新区管委会,市政府相关部门,有关单位:

现将《巴中市肉制品产业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4月25日

巴中市肉制品产业发展五年行动方案

(2022—2026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和《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实施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的意见》(巴府发〔2022〕4号),按照“1+3”主导产业链长制“六个一”工作方案要求,不断做大做强肉制品产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以产业培育振兴为主线”决策部署,抢抓国家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战略机遇,紧盯产业发展短板,不断补链延链强链固链,全面提升肉制品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和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提供支撑。

二、发展目标

通过实施肉制品产业链长制,落实“六个一”工作要求,持续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力争到2026年,肉制品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建成中国西部肉类食品加工园和四川省现代畜牧业产业强市。

三、重点工作

(一)夯实种源基础。按照时序进度,有序开展空山黄牛、山地梅花鸡等新资源申报认定工作,力争2023年,新资源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支持通江县开展空山黄牛抢救性保护,有序开展空山黄牛经济性状杂交试验,逐步建立层级清晰的“保种+育种+商品化生产”肉牛繁育体系,支持企业积极创建国省保种场、育种场,力争到2026年,全市建成10个肉牛良种扩繁场(基地),培育2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支持南江县持续开展南江黄羊选育,扩大能繁母羊群体规模,力争到2026年,成功培育1个新品系,南江黄羊核心群稳定在5000只以上。加快建设青峪猪种质资源项目,建立青峪猪“保种场+备份场+冻精保存”保种机制,支持企业创建国家级保种场。加快建设青峪猪育种创新中心,开展青峪猪新品种选育,力争通过7年时间成功选育1个经济价值高的新品种,力争到2026年,母猪群体达到1.2万头以上。完善生猪“曾祖代+祖代+父母代”三级育种体系,支持企业建立生猪核心育种基地并争创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支持企业联合四川农业大学建设天府黑兔国家核心育种场,曾祖代、祖代稳定在3000只左右。支持巴中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组建巴山肉牛产业研究所,加快秦巴山区特色畜禽遗传资源发掘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力争2022年底建成。

(二)扩大养殖规模。坚持“以大带小”,推行“企业+规模场+家庭农场+中小户”的养殖模式,支持企业与农民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合作建设养殖基地,稳定存量、做大增量,不断提升畜禽养殖集约化水平。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引导养殖场(户)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扩大牛羊养殖规模,提升标准化养殖水平,力争到2026年,巴山肉牛、南江黄羊出栏均达到50万头(只)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稳定在1000个左右,支持通江县实施青峪猪“1+3+125”产业体系建设,力争通过3—5年努力,年出栏青峪猪30万头。坚持良种良法配套、设施工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支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南江黄羊科研所重点突破南江黄羊圈养、人工授精等技术瓶颈,制定完善猪牛羊禽不同规模、不同模式的标准化饲养管理规程,健全标准生产体系,力争每年创建10个部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

(三)扩大饲草基地。统筹开发利用草山草坡资源,根据不同海拔高度,确定3—5个适宜牧草品种。在充分保障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鼓励农户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在玉米大豆收获后,轮作燕麦、黑麦草等优质牧草,加大人工种草力度,激励企业、村集体、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专业化种植、加工牧草,力争通过5年努力,成功培育30家有竞争力的牧草新型经营主体,建成巴山肉牛、南江黄羊优质牧草基地15万亩。支持恩阳区利用地理、区位优势,建设集科研、加工、交易、储存、展示于一体的中国南方现代饲草交易集散中心,带动全市草牧业发展。率先在全市基础条件较好的牛羊重点乡镇开展秸秆饲料化利用试点,培育秸秆饲料化收储加工主体,试点区域玉米、大豆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其他农作物饲料化利用率达到60%左右,力争通过试点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并在全市推广。

(四)做大加工基地。择优引进或培育1家企业在巴州区建设年屠宰30万头肉牛屠宰和精深加工厂,支持南江县于2022年6月底前建成年屠宰30万只南江黄羊屠宰厂,弥补牛羊屠宰加工短板。加快推动恩阳区山东龙大美食100万头生猪定点屠宰场项目、中国西部肉制品生产基地高端肉制品深加工项目,力争2023年底前建成投产。加快完成平昌县乐顺食品有限公司100万头生猪、10万头肉牛屠宰项目设施设备安装调试,力争2022年6月底前投产。支持巴山牧业将青峪猪年屠宰能力提升至30万头,改造提升精深加工能力,提高中高端猪肉市场占有率。支持巴州区建设中心城区活禽定点交易屠宰项目,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支持通江县建设肉兔精深加工厂,力争年加工肉兔1000万只。鼓励现有肉制品加工企业改造提升加工能力,加大毛、皮、骨、血等副产品研发力度,提升畜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和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肉制品产值。支持肉制品企业采取“本土+飞地”模式建设畜禽原料供应基地,力争到2025年,全面建成猪牛羊禽肉制品产业体系。

(五)强化金融支撑。加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力度,推动银行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开发专属信贷产品,加大对肉制品产业金融资源倾斜力度,持续提高肉制品产业在新增涉农贷款中的占比。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为肉制品产业主体提供政策性担保服务,建立健全银担风险分担机制,创新涉农担保方式,积极推广“政银担”“政银保”合作模式。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探索养殖圈舍、大型机械、畜禽活体、养殖保险单、土地经营权等贷款抵押,简化审批手续,切实降低贷款综合成本。鼓励保险机构开发能繁母牛、育肥肉牛、南江黄羊完全成本保险、收入保险,加大对养殖主体价格指数保险、产品运输保险、生产经营保险开发推广力度,有效覆盖生产经营各类风险,提高产业风险保障水平。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引导肉制品产业企业增强对接资本市场意识,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乡村振兴等创新型债券,到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新三板”挂牌融资,不断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六)提升品牌价值。建立健全健康养殖、牧草种植加工、精细分割、肉制品加工、冷链运输等全产业链生产技术标准,逐步实现生产标准体系全覆盖。建设从“种子”到“筷子”的质量安全溯源体系,支持企业建设巴山肉牛、南江黄羊、青峪猪等肉制品产业大数据信息平台,支持县(区)建设中国南方肉牛交易集散中心、现代牧草交易集散中心,做大做强天府南江黄羊交易中心。实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战略,实行“有机+绿色”品牌路线,打造三百亿级肉制品产业。支持企业积极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巴山牛”“南江黄羊”“青峪猪”产品,维护市场秩序。组建专业营销团队,借助农博会、秦巴农洽会、“直播带货”等“线上线下”平台,讲好产业故事,全方位推介优质畜禽产品。支持企业在成都、重庆等一二线城市建设巴山肉牛、青峪猪体验店,南江黄羊大酒店,不断提高市场份额。

(七)保障产业安全。市场监管、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要加大肉制品产业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检查执法力度,督促企业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生产、加工产品,确保行业安全、舌尖安全。农业农村等部门要严格落实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按照相关要求落实强制免疫计划,做到应免尽免。逐步开展口蹄疫、布病等疫病净化,递进创建市级、省部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力争每年创建1个部省级、10个市级无非洲猪瘟小区。持续强化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和检疫监督,巩固提升市、县动物疫病防控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提高疫病监测预警能力,确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域范围内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稳定市、县(区)动物卫生监督、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队伍,充实市、县(区)畜牧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加强乡镇(街道)畜牧兽医站基础条件和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畜牧兽医体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市级领导为链长,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链长制工作专班,统筹研究解决产业链发展中的重大事项、重大问题,调度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完善支持政策。链长制工作专班办公室(简称链长办)设在市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链长办日常工作。

(二)建立推进机制。建立产业联席会议、产业招商、重点企业帮扶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协同推进产业发展。细化考核目标和细则,实行季度考核、半年小结、年终总评考核,推动工作落地。

(三)完善扶持政策。根据产业不同阶段发展特点,适时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支持产业发展,健全市级财政、金融、保险等产业扶持政策,县(区)要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上下联动推进产业发展。

 

附件:1.巴中市肉制品产业链长制工作专班成员名单.doc

      2.巴中市肉制品产业链长制工作机制.doc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