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人物】平民教育家晏阳初

2020-02-12 04:13:41 点击量:

晏阳初.jpg

 

  晏阳初(1890年10月~1990年1月),男,曾名遇春、兴复、云霖,原巴中县巴州镇人。出身书香门第,5岁入塾,由父教授。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赴保宁府入华英学堂求学。光绪三十三年考入成都华英中学,宣统二年(1910)毕业,受聘成都一中,任英文教师,并协助英国传教士史梯瓦特创办“辅仁学社”,任副主任。宣统三年,晏阳初返乡,受聘于巴州中学堂,任英文教师。民国5年,转赴美国,入耶鲁大学半工半读,攻政治经济学。同年冬,被选为耶鲁华人协会会长。民国9年初夏,取得普林期顿大学硕士学位,并当选为北美基督教中国学会会长。至民国11年春,先后游历19省调查平民教育状况,了解后根据民情国势,提出推行平民教育的整套方法。是时,主编的《平民千字课》(即《白话千字文》),由青年书局初版刊行。随后,到湖南长沙,进行平教示范工作。长沙60余所平民学校开学,共有学生1300人。此后,湖南一些县陆续设立平民学校和平民读书处,共计1718所,学生57662人。之后,在《新教育》杂志上陆续发表《平民教育概论》、《平民教育之真义》、《平民教育的宗旨、目的和最后使命》、《平教总会的组织和工作》、《平民教育实施的实验》等文,宣传平教宗旨、意义和组织实施办法。

  民国13年7月,晏阳初应张学良之邀,到奉天(今沈阳)参加奉军识字教育班开学典礼。8月初,回到平教总会,请董事长电聘傅葆琛(美国康乃大学乡村教育学博士)回国担任总会乡村教育部主任。随后,他和傅葆琛前往保定,向教师训练班讲授《平民千字课》教授法。半年内,所设平民学校散布12个县,招生6000余人。

  民国14年夏,与傅葆琛、董时进(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博士)同往包头,为冯玉祥倡导之平教训练班讲课。7月,应邀赴檀香山,出席太平洋国民会议,讲演《中国的新生力量——平民教育》,受到各国代表的赞扬,并赢得当地华侨捐助。返国后,增聘冯锐(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博士、东方大学农科教授)主持调查研究部,汤茂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北京法政大学教授)主持城市教育部。民国15年秋,又聘陈筑山(日本早稻大学政治科毕业)主持文学部及公民教育科。是年11月,作为平教总会华北实验区的定县实验开始,初设办事处于定县瞿城,进行以乡村为单位的平教实验。他同傅葆琛、冯锐、熊佛西深入农村,被定县人称为“博士下乡”。

  民国16年春,又聘瞿世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博士、国立师范大学教授)任总会文学部干事;刘拓(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化学工程学博士、国立师范大学教授)主持工程技术普及的研究;郑锦(北京美术专科学校校长)主持直观视听教育部。至此,平教总会各科、部达40余人,大都是学有专长而以平民教育为救国急务,自愿放弃其优厚待遇来为平民服务的。

  民国17年6月20日,赴美国耶鲁母校,接受荣誉博士学位。随后,以1年时间,遍访美国东西部各大城市,就平民教育演讲数百次。

  民国18年秋,平教总会从北京迁往定县,他举家迁移,住在租赁的民房里。在美期间的演讲,曾令一富家女青年深受感动,志愿到中国担任平教总会英文秘书。来华后,工作6年之久,还函请其母亲向平教总会捐赠5000美元,以购置广播设备,晏阳初曾亲书李白《静夜思》相赠。定县平教实验开展后,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韦尔伯盛赞中国平民教育,建议卡特组织中国平民教育美国合作委员会,主持为中国平教运动募捐。其后,美国各地承诺之捐款达45万美元。民国19年(1930)8月,中国平教美国合作会秘书费尔德来定县参观,商讨双方合作有关事宜。

  民国21年12月,应邀参加中国国民政府会议,在会上提出分省设立政治社会革新研究院及实验县的计划,与会者一致赞同。民国23年(1934)10月,在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第一次集会上,晏阳初演讲《乡村运动成功的基本条件》,提出乡村运动的目标是“造人”,要重视青年农民推动乡村运动的作用。民国25年5月24日,他被推举为华北农村改造促进会执行委员会主席。6月,平教总会南迁,在湖南长沙设办事处,随后建立衡山实验县。10月,四川省政府成立设计委员会,他任委员长。

  民国32年5月24日,西半球各国数百所高等学术机构在纽约举行纪念哥白尼逝世400周年集会。会上,晏阳初与爱因斯坦、莱特、杜威等著名学者和科学家一起被举为“现代世界最具有革命性的十大伟人”。同年9月,应邀美国12所大学演讲,借机选择有成就的留学生参加平教工作,并为平教会成员赴美进修商讨奖学金事宜。

  民国33年1月,他自美国飞抵古巴,在哈瓦那大学及其他教育团体讲演,与哈瓦那大学著名人士约翰逊等商讨古巴推行平民教育问题,协助完成主要计划后始回纽约。4月,“平民教育运动中美委员会”在美成立,他应邀担任理事。民国34年11月,他自纽约到旧金山,市参会议一致通过晏阳初为旧金山市“荣誉公民”。在此期间,美国有3所大学先后赠予晏阳初“荣誉博士”学位。民国35年4月,他由美国回国,在四川壁山县成立华西实验区,省政府主席张群指定第三行政区10县作实验县,一切工作由平教会指导协助。民国36年8月,他赴法国巴黎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讨会,作了《平民教育与国际了解》的演讲。9月,教科文组织请晏担任教育特别顾问。民国37年4月,他由美国回国,参加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第一届典礼。民国38年11月,赴台北参加光复会会议后,定居美国。

  1950年,晏阳初在美国各地讲演,向国际社会发出“帮助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口消除贫穷、文盲和愚昧”的呼吁,提出“除天下文盲,做世界新民”的口号。1951年,在美创建“国际乡村建设委员会”。1952年,国际平教委员会决定:以1万美元资助他到东南亚各国考察。晏阳初偕夫人、秘书到达菲律宾,协助建立“乡村改造运动促进会”,选定黎塞省两个村作先导表证区(即实验区)。接着,对印尼、泰国、印度等国的平教活动进行了调查。1955年10月4日,美国《展望》杂志公布晏阳初为世界百位名人之一。1960年8月,菲律宾麦格塞奖励基金会授予晏阳初纪念奖1万美元,以表彰其在促进国际了解方面的杰出成绩。晏阳初将这项资金纳入国际学人训练基金项下,以鼓励青年男女从事平教乡建工作。1961年7月至1964年5月,他先后到委内瑞拉、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波多黎各、多米尼加、哥伦比亚等国访问考察,受到各国朝野的热烈欢迎。1965年1月,在他的主持下,“国际乡村改造学院”在菲律宾开维特省希朗镇建立,并担任院长,先后为亚非拉44个国家培训1000多名从事平教、乡建的工作人员。1966年1月,“晏氏乡村改造促进会”正式成立,推行瓦特为理事会主席。1976年,危地马拉内阁决定:以“国鸟勋章”赠授晏阳初。1983年,晏阳初93岁寿辰,美国赠予“艾森豪”奖章。

  1985年9月,晏阳初回国观光访问,在北京同万里、邓颖超、许德珩、周谷城等亲切会见,并受到河北省及定县党政领导、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北京、成都的乡建校友亦分别举行欢迎会。10月,晏阳初被请到美国白宫,接受美国里根总统颁赠的“扫除饥饿总统奖”。

  1990年1月17日,晏阳初因患肺炎,医治无效,逝世于纽约一公寓中,享年100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