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五场)

2020-02-11 20:24:35来源:无线巴中 点击量:


2月11日下午,巴中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五场新闻发布会暨巴中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农村地区防控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程秋介绍当前全市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据介绍,目前我市22例确诊病例中,有12例患者(巴州区3例、通江县5例、平昌县3例、恩阳区1例)有乡村居住或停留经历,占全市确诊患者总数的54.5%。

针对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系列决策部署,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从严执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纪律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加强责任分工。对农村地区采取户户敲门、人人见面的方式开展了两轮“四类人员”大排查。全市关停了活禽经营点166处、宰杀点235处,现场指导261家家禽养殖场做好消毒工作。全市活禽交易宰杀点暂停营业率达到100%,全市生猪屠宰场规范运营。同时,加强监管保障供给,保障好人民的“菜篮子”。

据悉,接下来我市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将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落实网格属地责任,持续加大排查力度。二是突出村社重点区域,切实加大防控力度。三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及早做好春耕备耕。四是关注群众生产生活,强化农产品稳产保供。

同时,发布会现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胡杰,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姜玉华,市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师苟斌才,市公路局副局长李法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总经济师刘新奎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提问:目前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下一步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防止疫情在农村地区扩散蔓延?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胡杰:一是更加广泛抓宣传。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提高农村群众防控的紧迫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让群众更加积极的参与到防控工作中来。基层组织要落实属地责任,务必承担起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根本职责。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防控决策部署、科学的防控知识,让群众掌握防控方法,增强个人、家庭防护能力,科学预防新冠肺炎。

二是更加细致防扩散。要严防死守,深化“三个全覆盖”大排查,对疫情高发区来巴人员追踪到人、登记在册、上门服务,对发热病例严格监测报告、及时处置。要优化服务,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落实首诊责任制,加强健康管理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有需求的返岗农民工免费开展新冠肺炎流行病史咨询、呼吸道症状筛查等健康服务。要整治环境,开展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对农村超市、农贸市场、公共场所以及水源地、厕所、圈舍、垃圾堆放点等重点部位彻底清理、消杀,扎实开展病媒生物综合防制,阻断疾病传播途径。

三是更加严格强监管。要联防联控,把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有机结合,统一指挥调度,形成防控合力;要严管聚集,暂停开放有交叉感染风险的公共场所,认真执行省指挥部《关于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农村群体性聚餐监管八条措施》等要求,引导广大群众不聚集、不聚会、不聚餐。要关口前移,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快速受理违反疫情防控规定的投诉举报信息,依法从严从快查处违规行为。

四是更加逗硬抓落实。认真落实《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保障传染病的调查、隔离治疗等防控措施顺利实施。依法严厉打击疫情防控期间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良好医疗秩序。认真执行市应急指挥部《公告》及工作组《通告》,对隐瞒个人病史、疫情高发地区旅居史以及脱离医学隔离观察等不配合、不执行防控措施的,依法严格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并采取联合惩戒措施。

记者提问:将采取哪些措施取缔野生动物市场、禁止野生动物交易?

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姜玉华:一是持续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开展形式多样主题宣传活动,通过电视、网络、微信、LED等宣传阵地,广泛传播保护理念和疫源疫病防控知识,倡导科学健康饮食,警示食用野生动物健康风险,全面提升公众爱护野生动物、抵制非法交易、摒弃滥食陋习的自觉性。曝光一批乱捕滥猎、非法运输、非法经营的典型案例,震慑违法犯罪,提高公众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持续加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力度。主要是通过以下三项措施,确保野生动物病死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一是市、区县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全面负责,做好野生动物野外种群和人工圈养种群疫源疫病监测;二是落实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重点保护地和国有林场等重点管护单位监管职责,组织生态护林员、天保管护员等,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停歇地、繁殖地巡护频次;三是加强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场所监管,督促繁育单位健全防疫制度,落实消毒防疫措施,加强饲养野生动物管护。

三是持续保持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深入开展“打野”专项行动,协调卫健、市场监管、公安、交通运输等,加大对走私、非法运输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行为的检查力度,加大网上售卖野生动物监管,加大农贸市场、超市、餐饮、网站等各类野生动物经营场所的整治力度。对非法经营利用或走私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涉嫌犯罪的,一律依法立案查处,做到一追到底,决不姑息,彻底斩断盗猎、非法经营利用、走私的利益链条。

四是持续开展野生动物疫情防控专项督查。前期,市林业局已成立5个现场督导组,对3区3县陆生野生动物疫情监测防控工作展开了全面督查。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督查力度,重点对全市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域、集群活动区域,分区划片落实,对巡护、看守、监测责任情况,对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所日常管控情况,对野生动物交易市场、餐馆饭店等场所落实巡查责任等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治,确保我市野生动物管理有力有序。

记者提问:如何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恢复生猪生产?

市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师苟斌才:一是抓政策落地,解决“没钱养”的问题。中央、省市高度重视,陆续在农业用地、生态环保、项目资金、贷款贴息、金融保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今年1月下旬,市政府出台了《巴中市生猪稳产保供“十二条”措施》,从“种源扩繁、规模增量、补栏复养、疫病防控”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为我市恢复生猪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年预计到位生猪标准化、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项目资金1.5亿余元,各地将出台具体办法,支持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对新增能繁母猪按300元/头给予补贴,引导各类工商资本投资养猪业。

二是抓主体带动,解决“不敢养”的问题。从全国生猪发展趋势分析,今年猪肉供需缺口仍然较大,猪价不会大幅涨跌,养猪场户可以坚定信心,把握机会,加快补栏,适时出栏。一方面,坚持“抓大不放小”,白猪黑猪一起抓,支持鼓励温氏公司、巴山牧业、蓝润集团等大型养猪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发展一批合作养户。另一方面,坚持“以大带小”,采取“公司+家庭农场”“公司+农户”等模式,加大技改扩能,加快空栏复养,“点对点”调运一批优质仔猪,引导小农户恢复生产,巩固脱贫成果,推动生态养殖。

三是抓技术指导,解决“养不好”的问题。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可防可控不可怕。只要养殖户、经营者、从业人员把好“防疫关、引种关、消毒关”,严格操作规程,实行封闭管理,建立生物安全屏障,禁止人车随意进出,斩断病毒来源,就可以放心养、大胆养。同时,我们成立了6个指导组,解决技术难题,督促养殖业主严格执行动物调入调出“双准”“双检”申报审批备案制度;监督区县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加强对养殖业主、动物及产品贩运经纪人、屠宰场负责人等三类相对人的管理,从严打击违规调运、使用泔水喂猪等违法行为,为养殖业主保驾护航,确保全市今年出栏生猪312万头的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记者提问:如何保障“菜篮子”产品及农用物资正常运输?

市公路局副局长李法谱:一是全力保障公路网顺畅运行。重点是抓好公路检测点的清理、整顿和规范,目前全市公路检测点设置情况是:高速公路进出口23个、国省道29个、农村公路1264个。我们将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公路交通保通保畅工作,确保人员车辆正常通行的通知》和四川省应对新冠肺炎应急指挥部交通运输组《关于保障四川省公路畅通七条措施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对国省干线公路检测点由市应对新冠肺炎应急指挥部交通运输组负责清理并发布公告;对农村公路检测点按照辖区负责原则,由县区负责清理,由县区人民政府或县区应对新冠肺炎应急指挥部交通运输组发布公告。凡未经公告的检测点一律视为非法卡点,依法予以取缔。同时,对批准设立的、不符合要求的检测点进行规范,严禁擅自封闭高速公路出入口,严禁阻断国省干线公路,严禁采用挖断、堆填、固焊等硬隔离方式阻断农村公路,确保公路交通网络不断、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不断、必要的群众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通道不断。

二是严格落实“三不一优先”政策。对运送鲜活农产品和农用物资车辆,不检查、不停车、不收费、保障优先通行。

三是严格落实责任。要求道路运输监管部门和货运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接到运输生产生活等重点物资后,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完成运输任务,不得推诿,不得擅自上涨运价,对运输不及时造成不良后果的将按规定予以问责。

四是加强应急运力储备。目前,我市已储备应急运输货运84辆(巴州区20辆,南江20辆,通江20辆,平昌14辆,恩阳10辆),共2245吨位,并保持待命状态。

下一步,全市交通运输部门将按照《保障四川省公路畅通的七条措施》要求,继续严格执行“绿色通道”政策,齐心协力,积极协同农业、商务、公安等部门,畅通“最后一公里”物流渠道,确保“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产得出、运得走、供得上。

记者提问:市场监管部门作为疫情防控的主责单位之一,如何加强疫情期间农村居民生活必需品的市场监管?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总经济师刘新奎:首先是“保供”。我们采取“外部采购”和“市内生产”相结合的方式,抓好疫情期间农村市场商品供应保障。一方面发动生产经营单位通过各种渠道筹备药品、防护用品、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竭力保障农村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另一方面积极组织本地食品等生产企业,按照防控要求恢复生产,扩大本地生产企业自给能力,全力保障米面油等大宗食品的供应。配合经信等部门96小时让停产10年口罩生产线恢复生产,缓解全市口罩严重不足的难题。

其次是“保质”。我们将全市市场监管划分成37个网格,组建了5支市场监管巡回督查组,成立了1支打击市场违法行为的综合执法组,明确了监管到街道、责任到人的37支应急执法监管小分队,打造了全覆盖、全网络的市场监管联防联控体系。切实加强对农村食品、医疗器械、药品等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强化日常巡查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检,督促企业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确保产品来源可追溯,从严从快从重查处经销不合格药品医疗器械和日常生活用品的各类违法行为。

第三是“保价”。 一是强化宣传。我们发布了《关于加强口罩等商品价格自律告诫书》,印制并免费向农村发放了《市疫情应急指挥部市场监管组一号、二号、三号、四号通告》10000余份,不断增强经营者诚信守法意识。二是集中约谈。召集药品生产销售企业、商场超市等负责人进行集中行政约谈,组织学习了《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法律法规,要求经营者严格执行明码标价规定,严禁哄抬物价、囤积居奇、操纵市场价格等行为。三是专项检查。对疫情防控物资、食品等日用必需品的价格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对2196家药店书面提醒告诫,严厉查处各类价格违法行为,确保农村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相对稳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