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巴中市委组织部关于对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第196号提案的答复

2020-11-26 17:31:28来源:中共巴中市委组织部 点击量:

农工党巴中市委:

贵单位在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提案《关于加强农村人才建设 做好乡村振兴智力支撑的建议》(第196号)收悉,我部高度重视,赓即组织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认真梳理意见建议,逐一细化落实。现就贵单位提出的相关建议答复如下,敬请予以指正。

一、加快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振兴乡村发展的生力军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全市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巴中市“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巴委发〔2016〕4号),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写入人才政策顶层设计“巴山优才计划”政策体系,为全市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市委组织部根据市委、市政府人才工作整体规划部署,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局报请市政府出台了《巴中市“十三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关于加强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意见》、《巴中市农业职业经理人认定管理办法》、《巴中市农业职业经理人扶持政策兑现办法》、《巴中市实用人才开发计划实施细则》等政策,进一步细化了以职业农民和农业职业经理人为重点的农村人才队伍管理服务机制和扶持政策,细化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具体措施,为全市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力量,由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牵头,构建起覆盖市县乡村各级的人才工作网络体系,市人才办定期召集联络员会议;区县配备2名以上专职人员负责人才工作;乡镇(街道)、村(社区)挂牌人才工作服务站,配备2789名专兼职人才工作者;统筹全市力量联动,共同做好农村人才管理服务工作。

二、建立引领乡村振兴的聚才用才机制,汇聚发展智力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抓住人才引进、使用关键环节,努力造就一批素质高、专业强的农村人才队伍,为推动脱贫攻坚、基础治理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一是拓宽渠道引人才。将茶学、蔬菜学、农学等与农村联系紧密的专业纳入全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专业目录,每年对外发布人才引进公告2次以上,面向全国范围广泛招引各类基层农村发展急需紧缺人才。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招引130余名水产养殖、动物医学等基层农村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下半年即将举行笔试考核;针对部分乡镇机关“年年招人年年缺人”的问题,对艰苦边远和条件较差的乡镇综合职位采取放宽学历、放宽专业限制、部分职位限巴中户籍的“两放一限”办法,补足基层空缺岗位,今年来,全市已公开招聘1088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基层农村工作;充分利用乡情、亲情、友情,常态开展形式多样的凝聚乡情活动回引返乡创业人才,积极加强对拟返乡的人员的对接和交流,为在外人员搭建平台、提供舞台、搞好服务,推动形成人才回归、智力回引、资金回流的良好态势。今年来,已回引返乡创业人才1266人,创办投资规模100万元以上的经济实体300多个,创业带动城乡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4615人。二是不拘一格用才。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大力实施调任、挂职、重用等成长计划,让想干事的人才有机会。以基层农村实际需求为导向,结合个人知识储备、优势特长等因素,积极选派市、区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年轻专业技术人才到脱贫攻坚、重点项目蹲苗历练。有计划地从市、区县事业单位选调有专业背景、专业技术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岗位且贡献突出的青年优秀专业人才到重点乡镇、产业园区担任党政正、副职,提拔市(区县)事业单位干部到乡镇任便民服务中心主任,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化基层党政人才队伍。近年来,全市共调任236名有专业背景、专业技术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岗位且贡献突出的优秀专业人才到重点乡镇担任党政副职,选派170余名优秀引进人才到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锻炼;打通人才职称聘评绿色通道,纳入“巴山优才计划”统筹引进到基层工作的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首次评聘专业技术职称时不受用人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对在基层工作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首次申报评审职称的可提前1年;鼓励基层采取特设岗位方式解决人才岗位难题,引进到基层事业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其在乡镇所聘岗位等级可放宽至专业技术八级。全市已有43名引进人才通过“特设岗位”聘用到新岗位,65名引进人才享受事业七级职员或八级职员待遇;持续深化涉农科技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鼓励事业单位科技人员按有关规定在市域内农业经济实体兼职兼薪,或创办、领办、联办农业经济实体,助力农村脱贫攻坚。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在农村脱贫攻坚一线奋力工作、干事创业的激情。

三、精准培育“新农人”,打造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紧紧围绕农村、农业发展需求,强化对农村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坚持做到因需施教、因才施训。一是坚持“高端+实用”培育。大力培育本土农业高端人才。启动实施《“巴山优才千人培育工程”》,首批评选农业领域领军人才和青年优秀人才4名,入选者可享受岗位激励资金、金融服务等10余项政策服务。积极组织分类实施新型职业农民、技能人才、返乡创业人才等培训提能计划,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返乡涉农创业者等为主,围绕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等不同类型需求开展培训。今年来,全市已累计培育职业农民7000余人,农村技能型人才17233人次,返乡创业人才1500多人次。二是坚持“线下+线上”培育。按照“一主多元”教育培训体系,依托区县4所省级和1所部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委托四川农大、省农广校、省农科院,组织参训学员开展线上集中学习。同时,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事季节分段安排课程,充分利用好区县农广校、农机校,统筹使用涉农高等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龙头企业等各类资源,将课堂延伸至现代农业园区、专合社、养殖基地等,采用“固定课堂”、“流动课堂”和“田间课堂”等方式开展培训培养。三是坚持“实用优先”培育。聘请省内知名创业培训讲师、行业理论专家和本地技术专家,采取“理论讲授+师生互动+实践操作”、“课堂学习+现场参观+专题讨论”等方式,重点讲授种植养殖技术、新品种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面源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农法律法规、农村电商、市场营销与物流、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农机操作及维修、企业管理、农业保险、奖励扶持政策等课程。四是坚持“常态专修”培育。构建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乡村人才培训体系,在小河职校挂牌成立“巴中村政学院”,与四川师范大学联合成立“四川省乡村振兴学院”,遴选培养善于基层治理、善于发展产业的乡(镇)、村(居)、社三级乡村人才。截至目前,全市共举办村级后备干部人才专修班41个,培训学员8700余人次,储备乡土人才1.8万余名,已有15名学员成为乡镇事业单位人员,1425名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1450名成为创业典范或致富带头人;印发《关于开展村干部学历提升教育的通知》,依托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用3年时间提升2000名村干部学历,并给予每名同志4000元经费补助,已支持2027名村干部提升学历。

以上回复意见妥否,敬请斟酌,恳请贵单位继续对全市人才工作加大监督和指导力度,以此推动全市人才工作良性健康发展。

 

中共巴中市委组织部

2020年11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