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友“冰墩墩”留言的回复

2022-02-18 10:31:48 点击量:

网友“冰墩墩”:我是在外工作的巴中人,我想了解一下巴中近年来是如何抓巴文化的保护工作呢?成效怎么样?

回复:习近平总书记讲,“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巴文化虽是区域性文化,却是我们巴人的精神根脉。而记载着历史、镌刻着记忆的文物资源就是我们探寻巴文化的“活化石”,保护好这些“活化石”和活态传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巴中党员干部的历史使命。近年来,我们围绕保护巴文化资源重点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我们立足长远,从制度设计、机构人员保障等方面统筹考量,相继成立了市文物局、巴文化研究院、南龛石窟研究院,各县(区)也分别成立了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这样,也就有了集聚巴文化研究型人才的平台,确保巴文化保护研究事业有机构理事、有人员做事。近年来,也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巴文化研究成果,如《巴文化普及读本》《巴中与巴文化》《险行米仓道》《川陕革命根据地简史》《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资料集成》《川陕苏区宣传工作研究》等,在学界和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第二,推出了一系列保护措施。我们基本摸清了巴文化资源的数量和保存、保护情况。近年来,通过几次专项普查,逐步完善了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档案资料,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树立了保护标志牌,公示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主体,全面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推动各类保护措施实打实落地。“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0亿余元,实施了得汉城遗址、小宁城遗址、巴灵台遗址、巴中石窟、恩阳古镇、白衣古镇、毛浴古镇、通江红军城、王坪红色文化遗址群落等保护利用等项目40余个,进一步提升了巴文化资源保护、保存水平。 第三,大力推动相关领域立法工作。比如,我们有丰富的石刻文化资源,巴中现存石窟223处,其中国保单位4处7点、省保18处,为中国南北石窟造像的转折点,是研究佛教史、艺术史、建筑史的宝贵资料。有红军石刻标语167处354幅,其中国保1处63点203幅,是川陕革命根据地斗争史的缩影,是刻在石头上的史诗,其中,全国最大的“平分土地”四字石刻标语,字幅高8.75米、宽52.5米,字幅面积达459.38平方米。同时还有明清时期具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石刻墓碑、题记多达2000余处,因此巴中也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评为“中国石刻艺术之乡”。为此,2019年,我们专门出台了全省首部石窟保护领域的地方性法规《巴中市石窟保护条例》,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了在石窟本体安全、历史风貌保护、文物保护设施等方面的保护措施,以法制的刚性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