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巴中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4年1月10日在巴中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巴中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杜晓莉

2024-02-01 09:51:35 来源: 巴中日报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计划草案提请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专注聚焦发展、改善民生、守住底线“三件大事”,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较好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经济稳中有进,呈现出向上向好发展态势。

(一)2023年计划执行情况——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9%。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6%。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预计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2023年全市深入实施“稳、防、拼、创”四字策略,大力开展“投资促进提升年”“营商环境优化年”双年行动,强化消费恢复提振、工业培育振兴、企业纾困提质三大攻坚,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总体来看,全市经济实现了恢复性增长,经济增速逐步回归中长期潜在增长水平,但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市场预期总体偏弱,预计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预期。在各地各部门和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预计能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预期目标。

(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内需潜力持续释放

稳经济政策落地见效。认真贯彻落实国省稳增长系列政策部署,出台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市经济运行进一步向上向好三十八条等政策措施,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市场主体减轻税费负担超18亿元,兑现激励奖补2.6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市场主体贷款总额达155亿元、同比增长12.5%。开展企业合理合法诉求“动态清零”行动,协调解决企业难题220个。全市新增市场主体2.1万户、增长15.2%,净增“四上企业”170户、增长81%。

项目投资有序推进。开展项目建设大会战,强化用地、环评、用能等要素保障和重大问题协调,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10个省重项目完成投资130.6亿元,投资完成率145.9%;261个市重项目完成投资843.4亿元,投资完成率120.7%。争取到位中省预算内资金14.85亿元、国债资金34.23亿元,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59.91亿元。汉巴南铁路巴中段正线达到动态验收条件、境内站房主体工程完工;镇广高速、苍巴高速、诺水大道等14条干线公路加快推进。黄石盘水库完成蓄水验收,江家口水库进入大坝心墙填筑阶段,青峪口水库通过一期导(截)流验收。500千伏变电站增容扩建工程、巴中(通江)燃气发电工程、浙江运达风电通江新能源产业园开工建设,南江、平昌抽水蓄能项目和首批32万千瓦风电项目完成法人优选。新建5G基站1195个。

居民消费持续提振。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若干政策和十大促销工作方案,举办第四届秦巴农洽会等系列活动,围绕餐饮、零售、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投入消费发展资金3800万元,举办“十大促销”活动200余场次,带动消费超30亿元。培育省级消费新场景2个。恩阳古镇步行街入列省级高品质示范步行街名单。

2.主导产业提质增效

工业经济加快起势。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兴市、制造强市”,出台三大主导产业提质倍增行动方案和配套支持政策,绘制产业链发展全景图谱,加快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巴中曾口—金堂化工园区、平昌石龙门化工园区成功通过集中会审,新建标准化厂房50万平方米,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新储备工业主导产业项目441个、估算投资508.76亿元,开工工业主导产业项目94个。引进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4个,霞石新材料生产线、山东龙大100万头生猪屠宰等11个超亿元工业项目建成投运。江口醇隆鼎酒业成功创建省级质量标杆企业,华油中蓝产值达15亿元、海螺水泥产值达7亿元。

文旅康养首位产业势头良好。全面落实文旅产业支持政策,加快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东方卫视《极限挑战》打卡光雾山、恩阳古镇,《梦境光雾山》入选全国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文旅品牌创建取得突破,全市荣膺中国十大秀美之城,南江县入选2023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成功创建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通江县、平昌县入选2023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文旅新区入列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巴人文化艺术节”“第二届四川诺水河国际溶洞节”等文旅活动,全市接待游客人次、综合性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2.6%、21%。

“2+1”优势大品种扩面增量。海福特牛核心育种场建成投产,新(改、扩)建牛羊适度规模场158个、南江黄羊扩繁场1个,改造低产低效茶园4.6万亩、茶叶产量1.5万吨。空山牛遗传资源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鉴定,南江黄羊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创建省星级现代农(林)业园区3个,创建市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4个。恩阳区获评“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推进典型地区”,恩阳区下八庙镇、平昌县邱家镇获评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3.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重点改革纵深推进。扎实开展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试点,南江县入选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县。建立全市统一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和四级产权交易体系,产权流转交易5.9亿元。完成全民所有森林资源资产委托代理试点、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汇潜力评估。市属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深入推进。全面推行“市域通办”“跨省通办”“多点代办”,行政审批提速60%,259项行政处罚行为纳入“首违不罚”,全市营商环境评价进入全省“优秀”梯队。全面创新改革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开放合作深化拓展。东西部协作和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务实推进、到位资金2.2亿元;3个市、3个省直部门、24家企业和商(协)会托底帮扶我市4个欠发达县域、到位资金3亿元;持续推动与北京市东城区、上海市松江区等25个友好城市合作。深入实施“投资促进提升年”行动,签约国药太极集团巴中产业园、3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等项目424个、总投资1140亿元,开工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23个,到位资金350亿元、增长11.2%。外资外贸稳健增长,进出口总额增长31.8%,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2.7%。恩阳区临港产业园成功争创为2023年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出台科技创新券、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等政策,兑现高新技术企业财政补助520万元,18家科技企业获“天府科创贷”6062.9万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6.1%。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96家、增长50%,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2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户、企业技术中心4户,认定登记技术合同305项、成交额3.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50亿元。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秦巴基地、秦巴山区牛羊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有序推进。

4.城乡发展更趋协调

城市功能持续完善。接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开工城镇棚户区改造6980套、老旧小区改造122个、背街小巷改造10条,既有住宅增设电梯150部。完成中心城区排水管网排查监测和GIS系统建设,改造排水和燃气管道910公里,建设地下管廊11公里,创建绿色社区42个,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8.91%、100%。新建城市“微景观”“口袋公园”11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

乡村振兴有序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3.68万脱贫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脱贫人口人均增收达15.6%。发布全国首个农村基本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建设标准,南江县西厢村“三生相融”旅游减贫案例入选第四届全球减贫案例,获国务院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督查激励,获评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成效显著县、重点帮扶优秀县各1个。恩阳区入列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通江县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城乡融合步伐加快。市和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上报省政府审批,完成16个村庄规划编制,城乡空间规划体系更加健全。深入推进“三区同建”,新建巴山田园综合体12个,承办2023中国·四川(巴中)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发展大会,“三区同建”经验走向全国。持续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建成乡镇寄递物流中心136个,镇村物流节点覆盖率97%以上,新(改)建农村公路981公里,恩阳区、平昌县分别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省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巴州区入列全省交通强县试点名单。平昌县入列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省级试点名单,巴州区化成镇入列“省级百强中心镇”。

5.生态优势巩固提升

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3.2%,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全省第4。10个地表水国、省考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土壤环境质量、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可控,未发生较大以上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事件。恩阳区入列全省首个县级“无废城市”试点地区,南江县成功入选美丽四川建设先行试点县。高质高效推进各类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的115件群众信访举报全部办结,反馈的10项问题中6项已完成整改并销号,其余4项序时推进。

生态产品价值加快转化。成立“两山”公司,统筹推动全市生态资源收储、碳汇项目开发、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创新“生态贷”“绿创贷”等特色金融产品42个,创设绿色农业类、文旅康养绿色消费等10类绿色保险。出台《巴中市购买碳汇履行植树义务暂行管理办法》,开发全省首个森林经营碳普惠项目,建立“碳汇+司法”生态修复基地,完成购买林业碳汇替代履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司法案件16例,实现碳汇交易560吨。林业碳汇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碳达峰碳中和稳妥推进。建立健全“双碳”“1+N”政策体系,稳步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出台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公共领域车辆绿色替代,公交车、出租车使用清洁能源占比达75%、86%。开展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保障基层公务出行试点,累计减少碳排放370吨。化城码头建成全省首个“零碳渡口”。加快绿色示范创建,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92%,绿色社区创建占比88.2%。

6.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1%,完成省30件、市自选10件民生实事,解决民生诉求8万余件、追回农民工工资1.45亿元,全省根治欠薪月度“红榜”上榜率100%。城乡就业保持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45万人。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帮扶就业率96.88%、排全省第一。新增普惠性托位2147个、养老床位1200张。新设立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5个,建成投运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8个。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持续推进基础教育学校优化布局建设,启动实施新(改、扩)建和改造学校项目88个,新增基础教育学位5530个。建成乡镇全民健身中心49个,举办中国·恩阳龙舟大赛等中大型赛事,累计开展全民健身活动400余场次。新开工建设市中心医院南坝院区综合培训基地楼等9个卫生项目,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加快建设,建成投用市精神康复医院,省级区域中医康复中心布局巴中。少儿川剧《新官上任》获国家“小梅花奖”,歌舞《追梦》获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全国音乐大擂台”一等奖。巴中市、通江县图书馆和南江县、平昌县文化馆入列国家一级馆。

社会保障更加健全。深入推进第二轮“全民(员)参保示范点”建设,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参保实现精准扩面。基本养老保险覆盖204.98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8.05万人、14.18万人。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8.8%、11%,发放救助救济资金近10亿元、惠及困难群众42.4万人。促进医保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异地就医联网扩围,参保群众异地就医60%以上实现直接结算。推动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有效供给,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7120套(间)。

7.安全底线织密筑牢

粮食能源安全保障有力。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持续开展撂荒耕地治理,新建高标准农田24.6万亩,粮食总播面达514.7万亩以上、总产量达195.5万吨以上;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自查自纠问题整改“回头看”,新增政策性粮油储备计划4.4万吨。持续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重点时段能源供应总体平稳。大力推进石油、天然气增储上产,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05.5亿立方米,天然气产量3.8亿立方、增长8.6%。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坚持“四个一切”,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大提升、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2023专项行动、“迎大运·保安全”集中整治等专项行动,扎实开展自建房、道路交通、城乡消防、城镇燃气、森林防灭火等领域专项整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实现“三个下降”,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森林火灾事故实现“零发生”。

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有力。扎实开展财政改革“三项行动”,有序偿还到期债务,持续加大房地产、养老、投资等重点金融领域整治力度,政府债务和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等工作,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有序推动“问题楼盘”处置,全市两批次60个保交楼项目已全面复工,“保交楼”交付率85%。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我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经济波动明显加大、市场预期总体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等问题,同时我们产业基础薄弱、改革任务繁重、创新活力不足等长期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防范化解和应对处置各类风险丝毫不能放松。我们将牢牢抓住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支持“四类地区”振兴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坚定信心决心,全力以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2023年落实人大决议和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情况

全面落实市人大《关于巴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的审议意见》《关于巴中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计划的决议》《关于巴中市2023年1-6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将决议和审议意见细化到具体项目、具体事项,并逐项分解落实到市级部门和县(区),扎实推动市人大决议和审议意见落地落实。我们切实增强办理人大代表建议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办理质量提升上狠下功夫,在办理成果转化上更加注重实效,将建议办理纳入年度考核,通过考核指挥棒推动建议办理落实。已经解决和基本解决的A类建议74件、正在解决和列入规划逐步解决的B类建议35件、因客观条件限制暂时难以解决的C类建议3件,做到了让人大代表满意、让人民群众受益。2023年全市政务系统办理的95件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见面率、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注重将“有益之言”转化为“有用之策”,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医疗、教育等难点问题,统筹解决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事关发展全局的重点问题,人民代表的监督指导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三、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主要预期和重点工作

(一)总体要求

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坚持“三市两地一枢纽”发展定位和“两主三基、四向发力”总体思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实施“稳、统、拼、创”四字策略,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奋力谱写老区后发赶超振兴发展新篇章。

(二)主要预期目标

本着遵循经济规律和实事求是原则,统筹考虑全市发展潜力,提出202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7%、7%,规上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8%、7%、5%、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

1.着力做大产业增量

强化工业支撑引领。坚定实施“工业兴市、制造强市”战略,开展三大主导产业提质倍增行动,争创省级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基地。力争全年储备重点工业项目20个以上、投资25亿元以上,力争2024年工业新开工项目、竣工项目均30个以上。做优食品饮料产业,加快江口醇白酒产业园、胡婆婆食品生产基地扩能二期等项目建设,竣工投产高端肉制品精深加工等项目,推动麦金地(平昌)中央厨房产业园建设成全市预制菜核心集聚区。做大生物医药产业,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与中药材产业深度融合,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2万亩以上、产量提高10%以上,加快推进国药太极巴中产业园、巴中经开区医美器械生产等项目建设,支持县(区)培育区域中药材优势大品种。做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加快建设巴中(通江)燃气发电工程项目,开工建设通江27万千瓦风电场,加快南江抽水蓄能电站、平昌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竣工投产通江40万吨超微细粉体新型材料(一期)等项目。提质增效工业园区,新建标准化厂房30万平方米以上,推动巴中曾口—金堂、平昌石龙门化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通江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恩阳临港产业园四期等专业园区建设。

提质增效首位产业。以全域旅游理念引领规划布局,加快构建“一核两廊六区”文旅康养产业布局。加快推进恩阳“梦华录”、云顶茶乡文旅康养综合体等重点文旅项目,进一步提升文旅资源供给和服务能力。高标准建设文旅新区,提升光雾山旅游景区服务品质,完善诺水河景区设施配套,招引落地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不少于2个。支持文旅新区创建米仓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通江县创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平昌县、恩阳区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恩阳区、南江县、通江县创建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继续推动天府旅游名牌建设。深入实施“引客入巴”计划,发挥好四川光雾山国际红叶节等节会拉动效应,积极拓展客源市场,力争接待游客、旅游综合收入均增长25%以上。

发展壮大特色农业。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改造传统农业,聚力发展巴山肉牛、南江黄羊和茶叶“2+1”优势大品种,新(改、扩)建巴山肉牛、南江黄羊适度规模养殖场各50个以上,饲养量均增加8%以上。改造低产低效茶园3万亩以上、茶叶产量1.6万吨以上。落实好生猪支持政策,规模养殖场数量稳定在800个以上,出栏生猪330万头以上。加快建设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力争创建(晋级)省市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3个。做好土特产文章,做强“巴食巴适”等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推进特色农产品进商超、进电商。

2.扩大内需释放潜力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坚持“项目为王”,在全市持续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热潮。切实加强项目储备,抢抓万亿国债等政策机遇,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省盘子,全年新储备项目不少于700个、投资1500亿元以上,争取中省预算内、债券资金等不少于60亿元。用好重大项目分级协调、领导挂联、现场验靶等机制,全周期全要素做好服务保障,完成省市重项目投资410亿元以上,中省预算内、专项债券项目投资进度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引导扩大民间投资,推动民间投资增长5%以上。

综合施策提振消费。实施“消费促进提质年”行动,全面落实国、省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若干措施,全市开展“蜀里安逸·乐购巴中”主题促消费活动200场(次)以上,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持续提升西部国际商贸城、经开万达等服务业集聚区活跃度,打造2个“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举办汽车博览会、智能家电下乡等活动,拉动大宗商品消费。实施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支持建设一批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升级改造一批乡镇商贸中心和中心镇农贸市场,改善县域消费渠道。持续优化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合理引导住房消费。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汉巴南铁路巴中至南充段、苍巴高速建成通车。加快建设镇广高速、米仓大道、诺水大道等干道,加快推进平仪、通宣开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全力推进江家口水库、青峪口水库建设,加快高桥水库、兰草水库、双河水库前期工作,力争开工青龙嘴、官房沟水库。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加快巴中500千伏变电站增容扩建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曾口220千伏输变电工程。

3.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持续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完成市、县国土空间规划报批和29个乡镇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成果报审,有序推动符合条件的村庄编制规划。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县城开展城市体检,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13个,既有住宅增设电梯150部,有序推进棚户区(城市危旧房)改造1715户(套),新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7006套(间)。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整治提升背街小巷10条,建设中心城区“微景观”“口袋公园”6处,加快建设张家河生态修复、莲山湖湿地公园等项目,开工建设龙泉、李家碥排水沟等项目,增设一批公共停车位,改造燃气管道638公里、供水管道43公里、排水管道138公里。加大村镇建设力度,持续实施中心镇六大提升工程,争创省级百强中心镇2个。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实“四个优先”,推动“五个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完善动态监测体系,织牢“五级网格”“四个全覆盖”防护网,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巩固省级重点帮扶优秀县成果,持续推进“三个一批村”建设,力争创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10个。稳妥推进省内对口帮扶和“万企兴万村”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借鉴“千万工程”推进“三区同建”,建设一批巴山田园综合体。推进村庄建设现代化,创建一批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和精品村。新(改)建农村公路800公里,建成乡镇第二条生命救援通道2条。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支持县(区)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省“金通工程”样板县。

强化县域经济支撑。加快县城基础设施补短,推动县域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大力发展县(区)“1+1”主导产业,提升县域工业经济比重,持续做大县域经济规模,推动各县(区)在全省同类县(区)中创先争优,在全省高质量发展排位持续提升。抢抓欠发达县域托底帮扶机遇,引导结对地区和企业布局、投资、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及资源开发项目,共建产业园区,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进市与县(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大新增债券等财力下沉县(区)力度。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4.充分激发发展动能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持续推进财政改革“三项行动”,全面提升预算绩效管理质效。加大薪酬体系改革和绩效考核力度,不断加强国资国企监管体制改革创新,提高国有企业自主经营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AA+信用主体联动和撬动作用,加快市属国有企业市场化实体化转型。持续开展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试点,有序推进资源资产盘活利用,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入股等经营模式,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深化文旅新区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市级媒体融合改革、网信机构改革。实施全省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县域试点、美丽四川建设先行县试点。

强化创新驱动引领。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推进“揭榜挂帅”等重大科技专项,兑现落实科技创新支持政策,确保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速高于GDP增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引进转化科技成果35项以上,实现技术合同成交总额6.6亿元以上。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小升高”行动,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备案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20家以上,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以上。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2家。落实院士专家“一对一”联系服务机制,推进与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战略合作。强化项目牵引、资金资助、平台支持、系统培育,依托4.0版人才政策体系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

扩大对外开放合作。继续实施“投资促进提升年”行动,实施“巴商回家”计划,引进重大产业项目30个以上,投资超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20个以上,引进省外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120亿元以上,外商直接投资550万美元以上。强化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合作,深化与川东北经济区协同发展,推进“三个十大”项目、市际合作协议、川东北一体化发展事项落地。深化与浙江省金华市东西部协作和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持续推动与北京市东城区、上海市松江区等25个友好城市合作交流。

5.持续优化发展环境

加大助企纾困力度。运用政策明白卡、“宣讲团”宣讲等方式,做好惠企政策宣传。坚持召开外来投资暨民营企业协调服务季度座谈会,推动企业合理合法问题诉求“动态清零”。完善涉企政策制定市场主体参与机制,推动各类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促进政策精准直达、涉企检查频次减少、生产要素保供稳价,多点发力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实施好“个转企”“小升规”“大企业”培育行动,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户以上、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40户以上、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0户以上、资质建筑业企业10户以上。

强化金融服务保障。开展融资服务优化行动,加大对全市主导产业信贷投放力度,推动主导产业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贷款新增不低于20亿元,制造业贷款增速高于去年同期,中长期贷款增量不低于1.5亿元。推动10亿元工业发展引导基金、5000万元工业企业应急转贷资金实质性运营。开展银行机构“降利息减流程”专项行动,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减费让利力度。深入实施绿色金融改革,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鼓励县(区)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发挥政府性资金引导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优势产业。出台企业上市激励政策,做好上市辅导,新增上市后备企业3家。推动四川银行巴中分行开业营运。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年”行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营造重商亲商安商良好氛围。排查整治妨碍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公平竞争等问题,规范涉企收费,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深化行政处罚“首违不罚”审慎监管,规范涉企执法检查,保障企业安心经营发展。实行“一表申请”“一次提交”,推行“容缺受理”,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推行“政务服务+N”模式,推动政务服务场所延伸、窗口前移、资源下沉。全面推进“一网通办”重点示范工程,构建政务服务热力图,发挥“巴中跑团”线上服务平台作用,切实为企业群众排忧解难。

6.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美丽巴中建设为统揽,巩固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深入实施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整治等“六大专项行动”,统筹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共治,持续巩固提升河湖良好水质和黑臭水体整治成果,推进县城及建制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地表水国、省考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全面开展土壤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深入推进尾矿库和固废堆场土壤污染防治,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抓好中、省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环境问题整改,做好第三轮中央、省环保督察迎检工作,加强生态环境监管,防止较大以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发生。

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持续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有序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严格环境准入和环境分区管控,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促进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推动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稳妥推进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持续下降。持续深化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节水行动,深入实施绿色家庭、学校、社区等创建行动。加快城市公交、出租车、网约车电气化清洁替代,建成红碑塝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桩)。

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健全生态价值核算体系,探索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在项目建设、目标考核等领域实践应用。拓宽生态产品经营开发路径,健全生态产品交易市场,推进生态产品溢价增值。探索生态资源权益开发,深入开展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加快森林经营碳普惠项目开发储备,建立健全碳普惠机制。推动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发展林下经济,探索林权、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建立巴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用水权交易机制。深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十大行动,培育打造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点位。

7.持续改善民生福祉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推动民生支出稳步增长,办好省、市民生实事。保障好农产品生产供应,保持物价总体稳定。持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不低于98%,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加快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互助养老,建设示范性老年助餐网络及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用好政府和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养老机构增量提质,新增养老服务床位1000张。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持续实施关爱未成年人“七大行动计划”,新增普惠性托位2500个。

促进居民就业增收。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持续实施“十百千”就业增收工程、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推进行动,全年促进城镇新增就业2.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万人以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不折不扣落实好稳就业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再就业培训和就业援助,增加公益性就业岗位,解决好城镇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深入推进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创建。

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撤并调整中小学及幼儿园150所,新(改、扩)建学校项目60个,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前教育学位3000个以上。深化“四质工程”,落实“双减”“双规范”政策,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实施健康巴中行动,建成投运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中心医院南坝院区核医学楼等重点项目,新建县域医疗次中心5个,支持通江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甲”综合医院,争取省级老年病区域医疗中心落户巴中,加快建设省级区域中医康复中心、老年病医疗中心。推进全民健身,新(改、扩)建体育公园4个,建成乡镇全民健身中心40个,全力打造恩阳龙舟赛等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开展“百城千乡万村·社区”全民健身系列活动400场次以上。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并持续巩固,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持续开展“送文化下乡”“精品剧目进巴中”,办好2023年全国“村晚”冬季示范展示等系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8.切实筑牢安全底线

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序推进清欠工作,强化跨部门协同监管,“一县(区)一策”化解债务风险,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依法严厉打击校园贷、套路贷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非法金融活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有序化解处置“问题楼盘”,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

全力保障粮食能源安全。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持续巩固撂荒耕地治理成果,建设高标准农田27.7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分别稳定在510万亩、195万吨以上,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巴中片区。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推动石油、天然气增储上产,加快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强化能源供需预警预测,确保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能源安全供应。

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全面贯彻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加强交通运输、消防、危化品、自建房、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等工作,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食品药品、重点工业产品、特种设备等安全监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确保不发生重大社会风险事件,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落实市人大的决议和审查意见,苦干实干、拼搏奋斗,奋力推动老区后发赶超振兴发展,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巴中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