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态融合” 推进“三区同建”
平昌县探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新路子

2023-03-29 10:19:58 点击量:
既是农村社区,又是产业园区,还是农旅景区,这样的乡村“长”啥样?
  3月28日,细雨,平昌县三十二梁景区樱花带雨、茶叶嫩绿。三十二梁旅游景区第六届茶旅康养文化节暨首届采茶比赛即将在这里举行。目前,三十二梁镇已种植茶叶3000余亩,而位于茶园核心区的龙尾社区不仅是一个新型农村社区,还是省级“茶叶+猪”现代农业园区,实现了园区、景区、社区的叠加融合发展。
  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平昌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围绕“形态、业态、文态、生态”融合,实施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同建”,以工业化思维建设产业园区、以全域化视野建设田园景区、以精细化模式建设新型社区,探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的新路子。
  形态同构 塑造宜居宜业城乡肌理
  这段时间,和龙尾社区一样,平昌县驷马镇双城村也是热闹非凡。
  3月12日晚,“爱有回响”——“父亲”主题围炉音乐会在双城村温情开启。时隔6天,3月18日上午,2023年“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巴中市平昌站也在此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名专业定向运动员及户外运动爱好者一起快乐智跑,共同感受美丽乡村的魅力、体验定向运动的乐趣。
  双城村的热闹,印证着打造驷马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成功。
  在推进“三区同建”中,平昌县坚持形态同构,塑造城乡肌理——
  优化空间布局。平昌县坚持把“三区同建”纳入全县国土空间总体布局,科学确定同州城乡融合先行区、驷马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等“五大片区”,构建“一核五区”城乡发展新形态,打造绿色高效生产空间、安全美丽生态空间、品质宜居生活空间。
  突出规划引领。坚持“规划一张图”,按照“多规合一”的理念,一体编制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实用性村庄规划等,引导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推进,推动要素向园区集成、资源向景区集中、人口向新型社区集聚,塑造园、景、人相融相成的乡村肌理。
  强化基础联网。通过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乡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推动道路进景区、进园区、进社区,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服务以及通信信号、广电网络全覆盖。
  业态同融 以产业振兴促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与龙尾社区、双城村一样,“粮油+巴山肉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让红山村有了更多发展可能。
  在南天门管委会红山村马口山,巴中雅拉德荣优质肉牛全产业链智能核心育种场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景象。项目总投资1.2亿元,计划规模养殖肉牛5000头,施工方正不断加大人员和设备投入,连续施工作业。
  在推进“三区同建”中,平昌县坚持业态同融,推进产业振兴。红山村“粮油+巴山肉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就是缩影之一。
  平昌县坚持以创建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实施市委、市政府“2+1”优势大品种计划,推行“园区+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基地+农户”,建成茶叶、青花椒、优质粮油标准化种植基地各10万亩,建成“江口青鳙”水产生态养殖园区5万亩,建成省星级园区1个、市星级园区7个。全力实施雅拉德荣优质肉牛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得胜“粮油+巴山肉牛”现代农业园区,加快打造“中国海福特”肉牛种源基地。  除了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平昌县还着力建设农旅融合示范区。
  按照“一个园区就是一个景区”思路,平昌县实施“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探索“镇村合一”“多村合一”等模式,连片打造土兴-元山椒旅融合、白衣-涵水渔旅融合、板庙-邱家茶旅融合、金宝-大寨“田园综合体+特色镇”4个示范带;依托万亩茶园、万亩松林,高品质建设金宝山浙川茶旅融合产业园,全县共建成农旅融合示范点23个、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品牌越擦越亮。
  此外,打造田园综合体也是平昌推进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在实践中,平昌县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营相结合,实施“创意农业+乡村旅游+田园社区”,整体打造“山水田林路”,积极发展农事体验、乡村观光、研学旅行、康养度假等新业态,建成土兴“稻香渔歌”“一亩田”等10个田园综合体,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展示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三产融合样板区。
  文态同兴 让乡村留得住乡愁看得见未来
  以文活村,让双城村美了、活了、火了。
  “村里发展需要我们这些年轻人,相信村子发展会越来越好。”20岁出头的小伙冉博宇是双城村民宿的客房管家。双城村是著名画家罗中立油画《父亲》原型人物所在地,因此又被誉为“父亲的村庄”。平昌县依托“父亲”文化,在驷马双城村建成“巴山美村·父亲原乡”三产融合示范片,打造春风研习所、乡村记忆馆和休闲度假区,开展“父亲”文化系列活动。
  “项目以‘父亲的村庄’为核心区,在不改变原来风貌的基础上,打造集民宿、艺术、民俗、美食、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集散地。”双城村党总支书记周银平介绍,《巴山人家·和山睦水》在央视《记住乡愁》栏目播出后,更让双城村声名远播。
  以文活村,平昌县深度挖掘农耕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等,积极探索“文化+”新业态,塑造了富有地域特点的文化IP,持续擦亮全国文化先进县品牌。
  在以文活村的同时,平昌县还着力以文促旅。以打造田园景区为抓手,加快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全力争创天府旅游名县。依托翰林文化打造白衣古镇景区、依托红色文化打造佛头山景区、依托巴人文化打造巴灵台景区、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翻山铰子》打造皇家山景区,开发各类文创产品55种,建成农耕文化博物馆36个,开设文旅特色购物店23个,成功举办青花椒采摘文化旅游节、秦巴云顶采茶节等活动,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三十二梁镇柳林村还通过村民说事会,让干部群众一条心,村里的环境变干净整洁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群众腰包也鼓起来了。
  这是平昌县以文化人的成功案例。平昌县以文化传承和文明养成为引领,完善新型社区治理机制,探索“村(社区)+网格+微网格+院户长”网格化治理体系,推行“党支部+村民说事会”,开展“五联共治”行动,推进“十项微改革”,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深入开展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活动,把移风易俗融入村规民约,组建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500余个,探索推行“算账会”等机制做法,有效治理农村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实现养成好习惯、树立好风气、展示好形象。
  生态同建 守护好绿水青山发展本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平昌县在“三区同建”中,没少在生态建设上下功夫。
  走进平昌县金宝山浙川茶旅融合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工人师傅正忙着绑扎钢筋、铺设地砖、栽种绿化植物……
  “金宝山茶旅融合产业园属于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项目,也是践行‘两山’理念、推动产业发展、落实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农文旅融合品牌示范项目。”平昌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双创中心、茶宝乐园、青芽湖、塘库、有机茶园5个部分。通过“水肥一体”技术运用,茶园实现精准施肥与精确灌溉相结合,污染大为减少。
  围绕建设绿色生态园区,平昌县持续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秸秆资源化利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推广“水肥一体”、快速酵解、稻鱼共生等新技术。着力实施乡村绿化行动,推进田园培绿,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流域综合治理和湿地修复等生态工程。依托特色产业促进规模绿化,利用荒山种草促进节点绿化,提质改造蚕桑5万亩、茶叶3万亩、牧草12万亩。
  平昌县还以新型社区和村民聚居点为重点,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全县新改建农村户厕4.6万户,行政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全域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推行“四清”、整治“四乱”,着力建设美丽社区、干净庭院。
  土兴镇华山村聚居点就是开展社区美院行动的成果之一。
  近年来,华山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围绕“椒香渔村·田园华山”总体定位和“一体三园三组团”规划布局,建起1000亩现代蚕桑产业园、1000亩花椒产业园、1000亩水产水果产业园,配套建设文化博物馆、村史馆、主题民宿、特色农家乐等,实现业兴、村美。
  此外,作为“三区同建”的重要支撑,平昌县坚持把重点项目开复工作为冲刺一季度“开门红”的首要任务,以项目投资带动经济加快恢复增长,夯实拼经济“硬支撑”。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接下来,平昌县将以项目为主抓手,继续深入推进“产村景人文”一体发展,努力在“三区同建”中争当先锋、争作示范,为平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李云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