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协作 描绘共富新画卷

2024-09-04 09:58:54来源:巴中日报 点击量:

前不久,浙江义乌最大规模的“村BA”落下帷幕,夺冠球队的奖品来自巴州区枣林的“上品”黄牛肉。去年11月,我市启动“西牛东送”产业协作项目以来,品质优良的“巴山牛”便源源不断地走进义乌人的餐桌,广受好评。

不只是牛肉。2021年,巴中市与金华市开始东西部协作,两市结下了山海情缘。2022年5月,按照国家安排,两市又在东西部协作关系基础上建立对口合作关系,让两市“亲上加亲”。4年来,两地立足资源禀赋,着眼发展实际,在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培育特色产业、消费帮扶助农增收、劳务协作品牌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一个个产业园区、一个个工厂企业在巴中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1 产业集群结硕果

初秋时节,在位于平昌县南天门管委会红山村的巴中雅拉德荣海福特核心育种场,“哞哞哞”的牛叫声此起彼伏。

育种场于2022年开工建设,2023年10月建成投产,是巴中市巴山肉牛产业的标志性项目,也是被列入省重点项目的优质肉牛生产基地项目的核心项目。当前,雅拉德荣通过“售母收犊”的方式,已带动周边400余户农民饲养海福特母牛。今年,计划收购犊牛2200头,海福特牛正在成为当地增收的“金牛”,平昌“育、繁、推”的肉牛产业体系正逐渐成型。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东西部协作项目实施以来,以打造一个品牌、培育一个龙头、建成一个集群、做强一个链条“四个一”为发展思路,立足现有资源优势,充分弥补链条短板,巴中市把肉牛产业发展作为全市助农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先后引进华牧巴山牛、雅拉德荣等龙头企业,联手打造“巴山牛”金字招牌。

作为巴中建市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现代农业项目,雅拉德荣百亿优质种牛全链集群项目落户平昌,建立全国最大的海福特优质肉牛核心育种场,让当地肉牛产业迈向更高台阶。截至2023年底,平昌县已建成肉牛规模养殖场455个,在建规模养殖场36个,培育肉牛养殖家庭农场165个。

前不久,运达股份通江新能源产业园投产暨风电机组整机下线仪式在通江县举行,该项目是浙川东西部协作在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硕果。此次投产的运达股份通江新能源产业园项目主要围绕风电开发及风电装配产业建设,总投资6.5亿元。该项目分两期建设,目前,一期风电总装生产线项目已建成,主要装配5兆瓦及以上风电机组,年产可达200台(套),年产值约20亿元,为深化浙川东西部协作闯出新路。

通江县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是托底性帮扶重点产业培育平台、浙川东西部协作产业项目发展基地。园区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百亿级产业集群,已招引落户企业26家,实施产业项目10个,总投资108亿元,其中浙江省企业投资项目3个,投资额8.5亿元。到2025年,现有落地企业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00亿元,创造税收7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

位于南江县的浙川健康食品产业园同样蓬勃发展。浙川健康食品产业园是深入实施东西部协作发展战略的重大成果,属2024年省级重点项目,是南江县与浙江东阳市共同招商引进企业建设以食品饮料为主的产业园区,占地面积700亩,计划投资28.06亿元,拟建高端饮品、生态食品、生物医药等生产线7条,配套建设冷链物流、企业幸福中心及相关基础设施,产品为生食发酵火腿、桂冠富氢水、肝素钠、绿原酸、生态肉制品等。投产后,可推动南江黄羊、金银花、“巴食”产业极速发展;实现年产值17.5亿元,利税2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目前,该项目的南江黄羊屠宰加工、金银花绿原酸提取、桂冠富氢水、肝素钠等4条生产线已竣工投产;企业幸福中心已建成投运;生食发酵火腿、肉制品加工等生产线的主体工程完工。

2 特色产业拓宽致富路

除了在巴山肉牛产业集群、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食品饮料产业集群上深度协同发展,两地在茶产业、蓝莓产业上同样硕果累累。

东西部协作以来,浙江金华结对四川巴中,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接续发力建链条。依托“全国优质富硒茶优势产区”,选取特色“小茶叶”品种,招引松巴茶叶等龙头企业,打造了“高观茗香”“巴山叶遇”等高品质茶叶品牌。截至目前,累计引进浙江茶企9家,解决当地1400余人就业。从无到有,发展茶叶基地30万余亩,建设加工厂8家,实现年产值10.08亿余元,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2000余人,带动脱贫人口年人均增收1.8万余元。

记者获悉,巴中市蓝莓产业坚持“浙川协作、政府主导、供销牵头、村企主体、部门联动”发展思路,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采取“龙头企业+产业基地+村集体经济+农户”发展模式,着力构建蓝莓全产业链,努力把巴中市建成全省蓝莓产业大市。截至目前,累计投入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3539万元,已在杨柏、诺江、沙溪等18个乡镇34个村发展蓝莓1.3万余亩,建成鲜果分选线1条、保鲜冷藏库4000立方米,带动28个村集体经济增收400万余元,以土地流转、劳务用工、合作经营等方式帮助800余户3180人实现人均增收1200元。

数据显示,在产业协作方面,金华市累计安排东西部协作资金7.12亿元。2021年至2023年,158个东西部协作项目全面完工;2024年,53个东西部协作项目已完工8个。到位对口合作项目资金5000万元,13个项目已完工10个,数字招商服务中心等3个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金华—巴中工业协作示范园区等12个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引导118家企业入驻园区。

3 开拓劳务协作新路径

拉绳、穿线、打结、勾圈……每一个步骤干净利落。在巴州区望王路西段的义乌—巴州东西部协作来料加工巾帼工坊内,负责人张婷正带领团队赶制来自浙江的中国结订单。

2022年6月,张婷在巴州区人社局、巴州区妇联共同举办“千里送‘渔’·义巴共富”——巴州区直播电商人才培育孵化培训班脱颖而出,7月和朋友远赴义乌实地学习中国结编织技术。随后,巴州区妇联引进中国结来料加工项目,成立巴州区巾帼工坊,张婷成了该项目的经纪人。巾帼工坊正是我市紧抓东西部协作机遇推动妇女灵活就业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动东西部协作来料加工项目建设,聚焦女性富余劳力就业创业难、增收渠道少等现状,以“三式九法”为抓手,持续推动巾帼工坊高质量发展,带动更多女性参与乡村振兴,实现致富增收。截至目前,我市布局建成特色巾帼工坊3个,培育优秀经纪人4名;先后开展相关技能培训40场次,培训本地妇女群众1200余人次;研发创意新产品100余种,完成义乌60批次100万余个中国结订单的交付,自产自销各类产品超10万余个。辐射带动400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地增收,其中脱贫妇女12名、残疾妇女10名,人均月增收约2000元。

深化劳务协作,各县(区)持续发力。

南江县已培育“川字号”劳务品牌“黄羊领羊倌”,市级劳务品牌“云顶茗师”,开展了川味小吃(卤菜、烧烤等)、川式面点(燃面、牛肉面、凉面等)、电子商务(抖音直播、线上带货)、康养养老(保健按摩、养生、养老服务)等技能培训。

平昌县农民工服务中心打造“巴山牛管家”特色劳务品牌,带动约8000人就近创业就业,于2023年成功申报“巴字号”劳务品牌。

…………

我市还采取“岗位+培训+就业”培训模式,打造“巴山阿姨”“巴山堵二哥”等知名劳务品牌,联动开展“直播电商人才孵化”“青年创业”等专项创业培训。开展劳务协作“春风行动”,召开东西部协作劳动力专场招聘会8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

目前,两地已建立“稳定就业”送岗机制,举办劳务协作培训班497期,培训2万人次,帮助3274名农村劳动力到金华工作、1.6万人到东部省份就业。金华在巴中援建来料加工帮扶车间185个,吸纳8000余人实现就近就业,促进群众月人均增收2000余元。

4 打造消费帮扶新引擎

日前,巴州区“一镇一品”电商直播助农活动在天马山镇狮子寨村举行。主播重点推介了当地茶叶、土鸡、土豆、菜籽油等特色农产品,生动且详细地介绍了农产品的特色、价格等内容,同时还邀请了部分网络达人助阵直播。3小时直播期间,观看人数2.6万人,成交订单126单。

通过全区22个乡镇(街道)上下联动,相关职能部门横向合作,市场电商主体广泛参与的合作模式,立足各乡镇(街道)优质农特产品资源和乡村特色文化,开展直播电商人才培训、电商直播助农、农产品供应链建设等系列活动,促进电商与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助力实现农民致富、产业发展、乡村振兴。

东西部协作以来,我市借鉴义乌市电商发展经验和模式,组织商贸、电商企业和创业人员赴义乌等地学习交流,邀请义乌工商学院资深创业导师和电商企业负责人举办电商创业培训班,不断提升农村电商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和带货能力,目前已培训电商学员600余人次。

我市还积极建立特产专场展示区、推介直营店,通过政府部门牵线搭桥,促成巴山妹子、嘉香、新科食品、老廖家、大罗黄花等14家公司与浙江餐饮企业、学校医院食堂达成长期购销合作。2021年以来,累计帮助销售农特产品2亿元,带动1.2万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

数据显示,我市已建立“浙产西进、巴产东出”的双向循环消费协作体系,成功举办“巴食巴适”产品金华推荐销售周暨巴中市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洽谈等活动,巴山腊肉、粮油山珍等“巴中产、巴中造”产品销往东部地区累计11.5亿元。(记者 严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