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记者观察:

小区静下来 这群人忙起来

2022-12-02 09:39:27来源:巴中日报 点击量:

云开疫散会有时,万众一心护春归。在疫情突袭时,有人星夜驰援,有人逆向而行,正是每个人的星火之力,汇成燎原磅礴之势,向着疫情进击。
  11月30日,巴城观澜上域小区处于临时管控期间。平时喧闹的小区静下来,有一群人却忙起来了。核酸采集、秩序维护、环境消杀、门口值守……医护人员、社区志愿者、物业工作人员成为疫情防控中的重要力量,他们众志成城,拧成一股绳,共同守护家园。
  医护人员:“一句谢谢,听得心里暖暖的”
  巴城一夜入冬。30日上午,寒风夹着细雨,巴城康达医院的护士刘春红和刘玉婷却一点也没觉得冷,她们不停地上下楼,额头还渗出些许汗珠。
  早上5点过,两人就接到通知,到观澜上域小区12号楼进行上门核酸采集。由于出现疫情,作为被管控的楼栋,12号楼一共32层,每层6户,总共192户居民,要求每天上午全部做完核酸。在12号楼进行上门采集核酸的还有另外两名护士,四人兵分两路。上午11点左右,四人终于在15楼会合,也意味着当天的核酸采集结束。
  “没有吃早饭,确实没有时间。”刘春红与在一楼的同事简单寒暄了两句,又接到了新的任务:到同小区的18号楼和19号楼对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住户进行核酸采集,记者跟随一路。
  “慢点走,我防护服的面屏被雨淋湿了,看不到路。”刘玉婷没走几步,才发现防护服内的鞋子也被雨水打湿了,换鞋是不可能的了,只有坚持到核酸采集结束。
  在18号楼的某楼层,一住户门上的“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封条十分醒目。刘玉婷直接敲了敲门:“做核酸了,家里有几个人?”紧闭的红色大门应声而开,探出一个人的头来:“三个人。”刘玉婷在记录簿上写下人数,并粘贴上核酸采集的二维码;刘春红则熟练地将核酸采集后的医用垃圾放到了随身携带的专用黄色垃圾袋内,喷上酒精。
  “前两天我们去一个住户家里采集核酸,只有一名大约10来岁的小朋友独自在家,父母都集中隔离去了。小朋友很懂事,核酸采集结束还说了声‘谢谢’,令我们很感动,听得心里暖暖的。”刘玉婷的声音突然有点哽咽,“其实大家都很配合工作,也明白要想战胜疫情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希望疫情早点过去,大家都轻松一点。”
  在观澜上域小区,像刘春红、刘玉婷一样忙碌的还有其他10多名医护人员。来自巴城仁和医院的曾邦艳在小区大门口的核酸采集点主要负责信息录入。“每天上午要录入2000人左右,我还带了一个2000毫安的充电宝,才勉强够用。”曾邦艳说。
  中午12点左右,做完核酸检测后,居民都各自回到了家里,小区一片宁静。
  社区志愿者:“人人都怕的话,怎么战胜疫情呢?”
  30日上午8点过,在观澜上域12号楼下的临时帐篷内,龙泉社区的志愿者沈经周紧了紧身上的衣服,随后向烤火炉靠近了一些,双手来回搓着。这里是前不久专门增加的志愿者值勤点,主要负责楼栋管控。
  11月22日,龙泉社区招募志愿者,作为退伍老兵的沈经周在得到消息后立即报了名,并很快被安排到观澜上域小区。
  “每天3个人三班倒,一人轮值8个小时。我今天值勤的时间是早上6点到下午2点。”沈经周说,白天还好,晚上就不行了,有点冷。帐篷内,除了一个烤火炉,还有一把凳子,一把躺椅,躺椅上放着一床被子。
  30日上午,12号楼的居民李女士想给在巴城某校读书的儿子送去一些衣服,但在网上找了几个跑腿的,都没有人愿意接单。李女士将一大包衣服拿到了一楼,找沈经周帮忙想想办法。
  “实在不行,我下班后送到校门口,让孩子来拿。”热心的沈经周一边安慰李女士,一边目光不时向不远处的小区大门口瞟去,看是否有出租车司机愿意代送。“出租车,出租车。”约10多分钟后,沈经周终于等到了一辆空车,他一边大声呼喊,一边快速向门口跑去,最终司机答应了李女士的请求。
  就在沈经周刚想坐下休息一下的时候,12号楼的居民王先生又来到了帐篷外。“师傅,我在网上买了一些菜。他们送到小区门口的,能不能帮忙拿进来。”沈经周二话不说,又起身向小区大门口走去……
  “看起来都是些小事情,但对居民来说,却是大事情。”沈经周说,我能尽力办成一件小事,或许就是对别人最大的关怀。
  在出现疫情的楼栋当志愿者,到底怕不怕?面对记者的提问,沈经周笑着说:“要是人人都怕的话,咋个战胜疫情?总要有人来吧,总要有人付出吧。我才50岁,想趁还能干得动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物业门卫:“当好疫情防控守门员”
  “师傅,你们小区居民在网上买了一盒鸡蛋,能不能放到你们这儿?他等会儿就来拿。”30日中午,正在门卫室吃饭的观澜上域小区二期门卫张正孝放下手中的纸饭盒,立马应声“好”,并从大门口接过鸡蛋,放在了桌子上。午饭是物业公司统一配送的蒜苔炒肉丝配米饭,张正孝和一同值勤的门卫蔡云兴吃得津津有味。
  才吃了几口,门外又响起了小车的喇叭声,原来是一台应急物资运输车需要进入小区。张正孝立马放下手中的饭盒,查看车牌后详细记录在了登记表上,才又端起饭盒。
  “两个人,守一整天24小时,然后又休息一天。”吃饭间隙,张正孝说起了值班情况。由于自己就住在小区,张正孝早已和很多居民熟络了,并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张”。小区临时管控后,偶尔难免有些居民给老张打招呼,希望出去一下,老张都是笑着拒绝,让他们去小区的另外一个大门口申请,做好记录,如果情况实在特殊,另当别论。
  “如遇到不配合的居民,特别是老年居民,则需要更耐心的解释和劝返,从政策讲到要求、从防护说到健康,每天不知道重复多少次,有时说得口干舌燥,真是回家后连一句话都不想多说了。”蔡云兴说,值守过程中,多数居民很配合很理解,但是还有个别居民不配合,甚至骂人,工作人员也觉得委屈。但是看到疫情的严峻形势,他们又打起十二分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宁肯磨破嘴皮,也要当好疫情防控的“守门员”。
  其实,对于张正孝和蔡云兴来说,守住小区大门只是主要工作之一。本轮疫情暴发后,他们还要定期对小区内楼道、电梯、垃圾箱房等公共场所进行日常清洁消毒等,共筑坚强防线。(记者 严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