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坚的红色家书

2022-08-18 10:02:48来源:巴中日报 点击量:
概要:
  刘伯坚被毛泽东评价为“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生死关头,他将个人命运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紧密相连,即便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亦从不后悔,展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
  “弟准备牺牲,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这是刘伯坚烈士在狱中写给亲属的遗书。在遗书中,他表达了“为中华民族争生存、争解放”的坚定信仰,展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
  1895年,刘伯坚出生在四川省平昌县龙岗镇,年少的他目睹列强欺辱中国,痛心疾首,决心到西方寻求救国之道。
  1920年他赴欧洲勤工俭学,次年与周恩来等人共同发起少年共产党组织,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旅比支部、旅欧总支部书记。
  1926年,刘伯坚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应邀在冯玉祥部任政治部部长。为了把这支旧军队改造为革命军队,刘伯坚在国民联军内建立各级政治机构,加强政治工作,并请求党组织输送了陈乔年、刘志丹、邓小平等200多名党员,到国民联军做政治工作,彻底改变了这支军队的不良作风。
  大革命失败后,刘伯坚先后到武汉、上海做党的秘密工作。1930年下半年赴中央革命根据地工作,指挥宁都起义,并担任由起义部队改编的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
  刘伯坚对起义部队的整顿、改造倾注了大量心血,建立起党的组织,对部队实施革命的政治教育,开展多方面的政治工作,坚持大胆吸收经过考验、表现优异的起义人员入党,将红五军打造成为一支军事技术过硬、政治素养过硬的革命队伍。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苏区,踏上了漫漫长征路,刘伯坚留在苏区坚持斗争。1935年3月4日,刘伯坚率部突围时,不幸左腿中弹,负伤被俘。
  刘伯坚被俘的第二天,国民党军官轮番出面劝降,反而被刘伯坚当作策反对象,劝他们不要跟着倒行逆施的蒋家王朝,应该跟着共产党,全力救中国。
  敌人恼羞成怒,他们想尽一切办法羞辱刘伯坚,故意押着负伤带镣的他在最繁华的街道游行示众。
  伤痕累累的刘伯坚身负十多斤的沉重镣铐,却依然昂首挺胸、镇定自若,表现出共产党员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回到狱中,他写下了《带镣行》,以诗明志:“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当时,刘伯坚本有机会被营救,但他严词拒绝了。他说,“被俘时就决定一死以殉主义,并为中华民族解放流血”,认为自己甘心为救中国而死,必须保持“革命者的人格”。
  早年留苏并在西北军任职的刘伯坚与于右任、邓宝珊等人私交甚好,此时于、邓二人已是国民党高官。他在给家人的信中特别叮嘱:“你们千万不要去找于先生及邓宝珊兄来营救我。”
  临刑前,他给妻子留下遗书,深情地写道:你不要伤心,望你无论如何要为中国革命努力,不要脱离革命战线,并要用尽一切的力量教养虎、豹、熊三幼儿成人,继续我的光荣的事业……
  然而,这封饱含家国情怀的绝笔信却没能交到妻子王叔振的手中。因为,就在刘伯坚牺牲前几天,王叔振已不幸牺牲于闽西游击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