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巴中登高节的由来——
沿袭千年民俗 登高祈福迎新

2024-02-23 10:36:43来源:巴中日报 点击量:

登高祈福会亲友,头插柏丫“游百病”。2月26日(正月十六)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巴中传统登高节。每年这天,不少群众一大早便走出家门,约上亲朋好友朝城市四周高山攀登,祈福“游百病”。巴中什么时候兴起正月十六登山这个习俗?关于登高的由来和民俗文化有哪些呢?记者带你去打探打探。

“巴中人过年有个特点,不在十六这天登山,这年就算没过完。一到了十六这天,什么重要的事都先放一放,先去登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第三届巴中市文联主席阳云介绍,作为颇有地域性的一个节日,正月十六登高节的由来甚多,曾听久居巴城的老市民说,“文革”中“破四旧”,想把这登山的习俗也破了,城四周的每个路口都站着背“梆梆枪”的人,想用武力来阻止登高的人,但上山的人太多,也只好听之任之了。

据了解,早在古巴州,人们就有农历正月初九烧香望王山,十六登高走百病,妇女出游“打儿洞求子”、过桥驱病、插柏驱邪、摸福摸寿等习俗。同时,还有皮影戏表演和民间草编泥塑技艺展示,也有传统美食的制作销售,增添气氛的川剧、秧歌表演等。

“巴中传统登高节沿袭上千年而经久不衰,至今是民间最隆重一个传统节日,已纳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阳云介绍,登高有人往高处走的意思,按巴城旧俗,也有“游百病”的说法,每一个登高的人都会摘一小段柏丫枝,或别在胸前,或插在头顶,隐意祛除百病,表达了人们对在新年中能健康生活的期冀和祈愿。

登高除了登,还有就是吃。阳云介绍,巴城人登山热情之高难以形容,首先要准备好吃的,前一天就会抽出专门时间拾掇香肠、腊瘦肉、豆腐干、凉拌粉丝、排骨、干熏的鸡鸭鱼肉等之类,还会把白酒、啤酒、饮料一并背上。有的人在街上采购锅盔饼子、凉面、卤菜以及各种零食,十分丰盛。在吃的问题上,有的人还会不辞辛苦,背上锅碗瓢盆,在山上熬汤煮粥,煮汤圆醪糟、饺子。

登高除了吃,还要玩,玩扑克、打麻将、下象棋,孩子放风筝。“为了登高,不少城里人把生意都做到了山上,吃的烧烤、卤菜、酸辣粉,喝的酒水饮料应有尽有,有的还把冰柜搬上了山,卖起了冰淇淋,让孩子吃得津津有味。”阳云说。

记者采访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民文明理念的提升,近年来,带上工具和食材到山上烹饪食物的市民已不如以前多。大部分市民自备野餐垫和熟食、零食等,上山歇息后即可享受美味。大家也会带上垃圾袋,下山之前将垃圾带走。

“春节期间大鱼大肉吃太多,长了不少肉。登高可以锻炼身体、磨炼意志,传承革命老区人民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市民王先生认为,登高就是让人们踏春走向大自然,既可健身强体,也可呼朋唤友、联络情感,领略秀美山川。(记者 牟柯)


知多点

1.据史料记载,唐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八月,武则天贬章怀太子李贤为庶人,流放至巴中,太子每年正月十六都要登山远眺长安,祈望早日回到亲人身边。百姓感念太子重农垦、恤民情,遂自发尾随陪行登山。李贤死后,百姓一直传承正月十六登高这一习俗。

2.据清代道光十三年朱锡谷纂修的《巴州志·风俗》记载:“走百病又叫游百病,早在元、明已有此习,如明代齐鲁人多以正月十六游寺院,谓之走百病。古巴州农历正月十六登高南龛走百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