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阳区登科街道
创新社区服务 激发文明活力

2024-04-10 14:16:52来源:巴中日报 点击量:


登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全民阅读文明实践活动。(资料图)


城市因文明而美丽,文明因城市而动人。

登科街道位于恩阳主城区,是文明城市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近年来,为培养居民的文明习惯,建设和谐文明社区,营造整洁、优美、文明的社区环境,恩阳区登科街道积极动员各居民区和区级机关干部,为文明城市注入一抹亮丽色彩。

聚人心 文明氛围更浓厚

4月8日,走进登科街道登科寺社区,一幅融合灯笼元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宣传牌格外吸人眼球。

“我们社区通过规范张贴文明城市建设宣传标语,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大家路过天天看,就无形中提高了素质,让广大市民养成文明习惯。”登科寺社区副主任黄海燕介绍,如今,像这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名人名言和创文知识等为主题的彩绘墙成为广大群众津津乐道的“网红墙”。

以文化促和谐、以文化促发展。登科街道通过这种抬头可见、驻足即观的宣传方式,凝聚了文明城市创建的强大合力,使社会文明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据介绍,目前,登科街道对辖区所有的社区、居民小区、楼栋均按照统一的标准制作了宣传标语,为有效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除了“网红墙”,为了让文明更加接地气、入人心,登科街道还多措并举开展文明志愿服务活动。

据介绍,近年来,登科街道链接辖区单位、专业社会组织、养老服务机构等多方资源,组建培育了“恩阳跑团”“好邻居”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一老一小”关爱项目、老龄友好社区创建项目和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等志愿服务项目。

“目前,街道已经孵化12支‘好邻居’志愿服务队,并联动辖区中小学、企事业单位、居民骨干等组建志愿者队伍80余支,成立‘恩阳跑团’,围绕25项服务事项,探索跨区域帮办代办服务。通过深化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充分调动居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内生动力,极大提升居民参与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助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登科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王坤介绍。

据统计,去年登科街道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600余人次。

优环境 塑造城市好气质

“现在我们小区里看不到飞线,墙面也重新粉刷过,路面干净宽敞、车位规划有序,环境好多了。”登科街道滨江花园小区居民黄磊告诉记者。

据介绍,滨江花园小区于2006年修建,小区内居民212户、911人。从2021年开始,街道对小区进行外墙风貌改造,先后对外墙漆面、空调格栅、雨棚板等进行了维护改造,后来又对小区内的雨污水管网、消防水管道、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

文明城市创建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群众在不断升级的城市环境中,享受到文明带来的“红利”,让生活更温暖。

据介绍,近年来,登科街道先后实施登科路1、2、4巷、浣春苑等老旧小区改造,完成义阳二街、义阳南街、滨河路沿线建筑的蓝顶子100%拆除,实施了统一风貌改造,切实优化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和群众满意度。

要塑造文明城市“好气质”,三分靠建设、七分靠治理。

去年以来,登科街道立足区域实际,抢抓白玉社区、登科寺社区“网格方阵”试点契机,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手段,动员多方力量参与,着力打造基层社区网格治理工作体系。

“我们以社区为单位组建一级网格,一级网格之下分别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建为二级网格,二级网格之下又由各个新型小区、老旧区域中的街巷、商圈为单位组成三级网格,让辖区每一寸土地都有网格员管理、每一户群众都有网格员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和美、活力、活跃的新型幸福安全的社区,让生活在辖区人民群众能感受到网格方阵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王坤介绍。

建载体 提升社区承载力

家住恩阳区登科街道麻石社区义阳府第小区的张琼华,每天送完孙子上学后,必到小区内的“邻聚空间”,泡上一壶清茶,和伙伴们一起娱乐休闲。

义阳府第“邻聚空间”占地280多平方米,有5GWi-Fi、电视收看区,墙面贴了党史学习教育、文明创建、志愿服务等宣传内容。

“每天,这里都有志愿者提供报刊杂志、开水、打扫卫生、维持秩序等服务。不时还有法制宣讲、文艺演出,大家都爱上这里来耍。”张琼华说。

据介绍,近年来,登科街道针对城市社区存在的沟通交流渠道窄、居民凝聚力差、公共空间资源少等问题,鼓励社区以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为契机,着力建设“邻聚空间”,兼具党群服务、法制宣讲、文体休闲、矛盾调解、信息采集等10余项功能。目前,通过义阳府第“邻聚空间”的创新实践,总结了“选、建、管、用”一整套可供复制、推广的机制,如今恩阳区已在6个社区建立了“邻聚空间”。

除了“邻聚空间”,登科街道还积极打造“三大服务阵地”。全力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激活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政策宣讲、文化生活等各类实践活动;以社区阵地为依托,引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企业,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10处日间照料中心,为社区老人提供半托或全托服务,打造集“党群服务+社会养老服务+生活便民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社区”;打造儿童“青蒲小屋”,开设托管课后辅导活动,构建儿童学习、活动场所,减轻双职工父母照料负担。

“今后,街道将继续全体动员、全面部署、全力投入,推动辖区整体环境持续改善、形象品位不断提升、居民素质稳步提高,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氛围。”王坤介绍。(记者 张永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