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 巴中暖意融融

2024-05-07 09:48:42来源:巴中日报 点击量:


留守在校的孩子们一起完成假期作业



罗丝丝正在护理病人



志愿者辅导孩子们作业



杨勇将现金交给失主 


有爱的巴中

一次次充满爱意的善举,犹如一颗颗文明的“种子”,在市民心中生根发芽。这个“五一”假期,巴中处处涌动着暖意,让这座城市因善而美,更显温度。

学校的“家”生活

南江二中:老师陪伴留校学生过节 

麻利地将两张条桌拼好,摆上自己做的饭菜,提醒刚刚做完菜的同学洗手,礼貌地邀请值班老师和生活老师一起吃饭……5月2日中午,留守学校的南江二中四年级学生小银(化名)看着自己参与做的一桌饭菜,成就感满满。

“五一”小长假,虽然父母没有陪伴在身边,但有老师和四名同样留守学校的大哥哥的陪伴,小银过得特别充实。学校将他们统一安排在一个寝室,并每天安排两位值班老师和两位生活老师照顾他们。

5月2日早上,小银和大哥哥们一起收拾完寝室内务后,在值班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安排当天的生活。

如何合理开支,安排一桌丰盛的饭菜呢?他们首先来到菜市场,学着大人的模样一边挑选新鲜蔬菜,一边讨价还价。买好菜后,他们又一起洗菜、炒菜、煮饭、烧汤,在生活老师的指导下,做出了一桌丰富的午餐。大家一起劳动,欢笑声回荡在校园。当天,除了自己买菜做饭,他们还一起做作业、一起打篮球、一起看电视、一起做游戏。

“这个‘五一’假期,我就像在自己家里过节一样,老师像爸爸妈妈一样陪着我,我感到很开心、很幸福!”留守学校的七年级学生小琳(化名)说。(记者 罗黎明)

医院的暖心事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周到服务助“医”路畅通

“叔叔阿姨好,请问你们需要帮助吗?”5月2日上午9时30分许,正在巴中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巴中市中心医院经开区院区)门诊大厅值班的导医吴芝颖和范琴见两位老人缓步走过来,便热情地迎了上去。

“姑娘,我的膝盖有些痛,不知道是不是风湿的原因。我该找哪个医生看看呢?”今年70多岁的赵阿姨把自己的情况简单地说给了吴芝颖听。

“阿姨,如果是风湿的话,建议挂肾病风湿免疫科医生的号。”说完,吴芝颖便带着赵阿姨到门诊挂号处挂了肾病风湿免疫科的号,并领着赵阿姨一起来到了肾病科。

经过医生的初诊和面诊,确诊赵阿姨的膝盖痛不是风湿引起的,而是和关节发炎有关。“建议找骨科医生看看。”在医生的建议下,吴芝颖又陪着赵阿姨一起前往骨科,找到何杰医生。经认真检查,赵阿姨的左膝盖患上了膝骨性关节炎,属于老年病的一种。“随着人体衰老,膝盖表面的软骨逐渐衰退,出现关节软骨面磨损而导致疼痛、跛行等症状。”何杰说。随后,他根据病情给赵阿姨开出药方进行药物治疗。

拿到药的赵阿姨,在吴芝颖的护送下走出了门诊大厅。“见到行动不便的市民走进门诊大厅,我们都会主动上前,尽可能给他们提供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热情周到的就医服务。”吴芝颖说。

当天,记者在该医院门诊大厅看到,除了导医,这里还提供轮椅、爱心雨伞、饮水机等便民服务。

在住院部12楼内科,护理部负责人罗丝丝正在为13床的病人翻身。“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把病人管理好服务好是我的本职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病人感受到家的温暖。”罗丝丝说。

“这里的医护人员很负责,态度也很好。家人住在这里,我们也安心!”住在内科18床的病人温女士的家属表示。(记者 李建军)

浓浓的帮扶情

市青志协:“青年帮帮团”帮扶困境儿童在行动

与孩子们亲切交流、辅导作业、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及学习用品,这是5月4日,巴中市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帮帮团”志愿服务队走进恩阳区部分乡镇开展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一幕。

当天的活动主题为“不忘初心、不负青春、爱心奉献”。

“孩子们,你们最近在学习上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的?”“有哪些烦心事,可以跟哥哥姐姐们聊聊吗?”青年志愿者分别前往8户留守困境儿童家中,一一询问孩子们的学习及生活情况。

“哥哥姐姐,谢谢你们的关爱!每到过年过节你们都来陪我,给我辅导作业,还买了这么多学习用品。虽然我的爸爸不在了,妈妈在外务工,但我不感到孤单,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不辜负你们的期望。”读三年级的红红(化名)高兴地对志愿者说。

活动中,志愿者同孩子们的监护人进行了沟通交流,叮嘱部分长期在外务工的家长要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并为孩子们送上了绘画彩笔、文具盒、课外书籍等,告诉他们困难只是暂时的,鼓励他们要心怀梦想、自立自强、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用能力改变生活。同时,志愿者还为孩子们辅导了家庭作业,宣传了夏季防溺水、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等相关安全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近年来,市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帮帮团”志愿服务队长期开展类似关爱帮扶留守困境儿童活动,为孩子们提供课业辅导、亲情陪伴、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送去温暖与陪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将不忘初心、不负青春,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青年志愿者邱子山表示。(记者 牟柯)

热心的好市民

巴城“的哥”拾金不昧4万元现金归还失主

出租车是一座城市的“流动名片”,代表着城市的文明形象,在巴城,这个行业涌现了许许多多的好人好事。5月4日,出租车行业就上演了这样的好人好事。“的哥”杨勇在拾得乘客遗失的4万元现金后,第一时间报警并联系公司寻找失主,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温暖的一笔。

“真心感谢出租车公司和杨师傅,好人一生平安!”5月4日下午15点10分,巴城市民黄老太太匆匆赶到巴中祥合公共运输有限公司,及时领回了自己半个小时前遗失在出租车上的4万元现金。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当天下午14点30分,“的哥”杨勇驾车行驶至西山大厦时,搭载了81岁的黄老太太,当时老太太的手里提着一个红色塑料袋。车辆抵达目的地后,老太太匆匆就下了车,将红色塑料袋遗落在了出租车上。

“是随后上车的一名男乘客发现座位上的塑料袋告诉我的。”杨勇说,这时,他才想起可能是刚才下车的那位老太太遗落的。他将男乘客安全送到目的地后,打开塑料袋,发现里面装有4万元现金。面对这笔数目不小的钱,他立即拨打110报警,并将塑料袋送至公司。

此时,失主黄老太太发现自己的塑料袋丢失后,十分着急,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今年81岁了,那4万元现金是我准备存到银行的,下车走到银行才发现我把塑料袋落在车上了,当时我差点急晕过去。”黄老太太说,在旁边热心市民的提醒下,她拨打了报警电话。

随后,在民警的见证下,黄老太太前往巴中祥合公共运输有限公司,杨勇亲手将装有4万元现金的红色塑料袋交还给了老人。现场,黄老太太不停地对“的哥”杨勇、民警及出租车公司工作人员道谢。

据了解,杨勇今年52岁,已在公司工作5年。5年多来,他先后捡到乘客遗失的6部手机,以及钱包、行李箱、身份证、衣服等物品,均在公司和民警的帮助下,及时交还给了失主。对此,本报温馨提醒广大市民,贵重物品请随身携带保管,下车时一定要清点好物品是否齐全。(记者 牟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