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进万家 法治润民心

——巴中市“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

2023-11-23 13:04:58来源:巴中日报 点击量:
“八五”普法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深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加快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坚持高位推动 普法组织保障全面加强
  强化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印发《巴中市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全面推动地方性法规进入执法融入司法列入普法工作的决定》,全面安排部署“八五”普法工作。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每年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成员单位工作报告,研究部署守法普法工作。市检察院、市司法局等单位成立了专门的“八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巴州区成立各级普法工作领导机构108个,通江县成立部门普法领导小组134个。
  强化队伍建设。建立普法志愿者人才库,将法官、检察官、司法行政人员、部门执法人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法治副厂长(经理)、法治副校长等纳入普法志愿者人才库,库内集聚普法专兼职人员1万余名、普法讲师团193个。大力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全市每个村(社区)已培育4名骨干“法律明白人”,累计培训7236名骨干“法律明白人”。搭建以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为主轴,部门、县(区)为枝干,乡镇(街道)为结点,村(社区)为网线的四级法治宣传教育网络体系,涉及60余个市级部门、6个县(区)、139个乡镇(街道)、1809个村(社区)。
  紧盯重点对象 公民法治素养持续提升
  紧盯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定期开展专题学法,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常态开展会前学法。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平台工作,组织100余名机关工作人员参加年度学法工作。实施领导干部学法考法制度,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全面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压紧压实“一把手”法治建设责任。积极落实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100%出庭应诉,组织部门负责人旁听庭审14次,先后邀请各大高校专家学者来巴授课,举办综合性学法报告会4次。
  紧盯青少年“关键群体”。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实现课时、计划、教材、师资、考核“五落实”。完善政府、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组织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月”“开学法律第一课”、道德与法治优课评比等活动300余场次,受众学生达49万余人次。全市430余所中小学校全覆盖配备“法治副校长”,“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制度全面落实,累计举办法治讲座、模拟法庭、法治书画比赛、法治班会等活动620余场次,组织编印《中小学法律知识简明读本》等法治读物20余种。
  紧盯人民群众“绝大多数”。印发《巴中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群众满意度攻坚方案》,有效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寺观教堂、进网络,确保法治宣传教育普及率达到90%以上,不断增强群众对法治宣传教育的认同感、获得感。全面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户一法治知识读本、一户一法律服务手册、一户一法律明白人”,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开展“法治宣传到百镇、进千村、入万户”等各类法治宣传活动4000余场次,受众面达100余万人。
  聚焦重点内容 社会法治环境不断优化
  聚焦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印发《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通知》,市委办印发《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市重要举措分工方案》,推动全市上下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吃透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市委中心组学习会、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先后13次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各县(区)、市级部门党委(党组)会常态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大巴山干部学院举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讨论、大学习253期,累计21000余人次参加学习。
  聚焦宪法宣传。坚持把宪法学习宣传教育作为全民普法的重要内容,作为《全面依法治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重点推进。每年印发《巴中市宪法宣传周工作方案》,常态化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积极组织宪法进企业、进乡村、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寺观教堂、进军营、进网络等9个主题活动,发放宣传资料60000余份、读本20000余册、接受法律咨询3000余人次、受教育群众40万余人次,全民宪法意识持续提升。
  聚焦主题宣传。每年印发“法治巴中行”一月一主题活动工作方案,在“3·8”国际妇女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4·26”知识产权日、“六五”环境日、“6·26”国际禁毒日、“119”全国消防宣传日、民法典宣传月、9月开学季等时间节点和重要法律法规的颁布日、施行日、纪念日,广泛宣传与本部门(系统)职责相关、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结合与各部门(系统)工作相关时间,采取多种形式针对性地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全市累计组织开展“法治巴中行”一月一主题等各类法治宣传活动2000余场次。
  厚植法治根基 法治文化建设不断深入
  红色法治精神文化深度挖掘。立足巴中红色法治资源优势,持续传承弘扬红色法治精神文化,加强红色法治文化挖掘、保护、宣传。川陕省苏维埃法令条例、川陕省恩阳县苏维埃革命法庭旧址、太平红军粉壁墨书文献、“平分土地”红军石刻标语等共计4处红色法治文化遗存成功入选省级红色法治文化遗存目录,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作为红色法治教育基地被命名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社会主义法治文艺繁荣发展。开展文艺演出、演讲比赛、诗歌朗诵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300余场次,创作法治书画美术作品80幅,编印法律七进系列漫画图书10万余册,拍摄《社区矫正管理条例》《劳动合同法》《求职》等法治微视频微电影60余部,法治微电影《单身蜜月》、微动漫《“典”护一生》分别获得全省第五届平安中国看四川“三微”比赛最佳作品、优秀作品奖,法治微电影《小镇大事》、法治微视频《守护人间烟火》《何以为信》《糖衣下的“毒汁”》《巴中家味道》获全省第六届平安中国看四川“三微”比赛优秀作品奖。
  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持续加强。将“法治元素”植入巴山新居、聚居点建设,打造了水宁寺—清江、化成—梓潼庙、平昌—驷马、平昌—长垭—白衣等法治示范带。坚持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依托公共文化场馆、旅游景区等文旅点位,全市建成法治书屋2000余个,法治文化广场20余个,法治文化墙、法治文化长廊200余个。为开展群众法治文化活动和法治宣传教育提供了阵地支撑。
  突出普治并举 基层依法治理成效明显
  扎实推进法治示范创建。命名表扬南江县、巴中市司法局、巴中市实验小学等129个单位为巴中市新时代法治建设优秀集体。通江县三溪镇永乐村、平昌县金宝新区竹园社区、巴中经开区兴文街道兴新社区等8个村(社区)被命名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巴州区清江镇柏林村、恩阳区柳林镇钟家坝社区、南江县下两镇江口村等11个村(社区)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务实开展法治攻坚治理。聚焦社会关心关注,组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400余人次参与开展交通“三乱”治理,作出安全生产领域“五防”行政处罚69次,侦办涉黄赌刑事案件246件,核准化解中央和省交办“治重化积”案件1417件,办理招投标领域问题54件,拆除违法建筑14.58万平方米,立案查处假冒伪劣食品药品案件29起,为7000余名劳动者依法追讨工资待遇1.05亿余元,全社会依法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切实办好法治惠民实事。聚焦人民群众法治需求,构建“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与省外农民工集中的北京、上海、青岛等9省13市34县(市、区)签署了《外出农民工法律援助合作协议》,建立法律援助联络点;累计办理法律援助1.4万余件,调处纠纷7.8万余件,播放法治电影1100余场次,对900余家次企业开展“法治体检”,139个乡镇(街道)、1809个村(社区)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站(室)全覆盖,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记者 向东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