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阳区双胜镇天良村互助养老中心
打通农村助老“最后一公里”

2024-02-06 09:43:58来源:巴中日报 点击量:

连日来,室外气温降到六七摄氏度,但恩阳区双胜镇天良村田园互助养老中心内却暖意盎然。1月30日中午12点,养老中心30余平方米的餐厅里,10余名老人围坐在方桌前边吃饭边聊天,美食热气腾腾,老人其乐融融。

“杨叔、鲜叔,我再帮您添点汤。”厨房内,负责煮饭的邓建华一手端盆、一手持勺,将土豆胡萝卜排骨汤稳稳倒进杨兴如、鲜仕玉两位老人的碗中。香甜的排骨汤配上脆嫩的芹菜肉丝,让两位老人吃得眉开眼笑。

该养老中心自1月初正式运营以来,每逢上午9时许,便陆续有老人前来喝茶聊天、棋牌娱乐,再吃上热腾腾的午饭、晚餐,既便捷、便宜又干净卫生。一顿顿营养均衡的餐饭,为老人们送上了“舌尖上的温暖”,让大家在家门口乐享“夕阳红”。

全村老年人多 吃饭面临“大难题”

天良村是市人大常委会的帮扶村,目前户籍人口1086人,常住人口520余人。其中,65岁以上老人184人,独居老人22人、残障老人45人。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老龄化现象十分突出。

老年人口多,吃饭是个大问题。今年92岁的李永双长期独居。由于年事已高、做饭困难,经常靠煮泡面、下面条或吃红薯稀饭度日,往往好几天才能吃上一顿正经的热乎饭菜,日子过得颇为艰难。

在天良村,这种情况并非个例。“村上有10名老人跟李永双一样,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驻天良村第一书记杨琴介绍,这些老人并非贫穷没钱吃饭,只是因为上了年纪逐渐丧失劳动力,自己煮饭困难。

“吃饭”这一生活中的平凡事,成了关乎村民老有所养的“民生大事”。驻村工作队把目光聚焦在建设养老中心上。

2023年,通过争取民政建设项目支持,天良村田园互助养老中心于今年1月正式投用。养老中心的运营,既解决了村里老人无能力做饭、做不好饭的问题,又排解了空巢老人的孤独,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一天供餐两顿9元就管够

走进位于天良村聚居点的田园互助养老中心,一楼有2间餐厅、2间活动室,二楼有4间休息室。占地面积不大,但每间屋子都窗明几净、明亮整洁,成为老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今年81岁的杨兴如和75岁的鲜仕玉,均为村中独居老人。“村上有了养老中心,再也不会饱一顿饿一顿了,真是为我们这些老人办了一件大好事。”谈及养老中心,两位老人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自养老中心投用以来,每天中午十一点半、下午四点半,94岁的村民杨兴邦都会拄着拐杖,慢悠悠地步行到养老中心吃饭。“这解决了我们吃饭的大难事,大家都很拥护和支持。”杨兴邦说。

在天良村田园互助养老中心的墙上,每天都会张贴当日食谱。土豆红烧肉、魔芋烧鸭肉、莲藕炖排骨、青椒肉丝、炒花菜、素炒生菜、西红柿蛋汤……一道道可口美味、营养丰富的饭菜,让老人吃出了“幸福”的味道。

“养老中心的食堂,不仅营养丰富且价格便宜。”村民杨乐申说,目前该食堂主要针对65岁及以上的老人开放,每天大约有20人来此就餐。其中,午餐每顿5元、晚餐每顿4元。“每天9块钱,就能让我们吃饱喝足。”

多方筹措资金建设运营好养老中心

菜品定价较低,收益能不能覆盖运营成本?在养老中心的休息室里,负责账目的村民鲜文国正一笔一笔记录着当天的收支情况。翻开他的账单可以看到,食堂自1月初开业以来,在食材采购上共花费4500余元,收入4100余元。“这意味着,光食材便产生了400多元的亏损。”鲜文国说。

养老中心的运营成本,不仅包括食材成本,还涵盖人工和水电气开支。“目前我们聘请了一名煮饭工人,月工资2000元。此外,开业以来,水电气大概花了500元。”鲜文国算起了收入支出账。按照目前的运营情况,养老中心一年运营成本大约需要8.5万元,收入约为5万元。

一年近3.5万元的运营亏空,靠什么弥补?在建设养老中心之初,天良村就有了周密的计划和安排。

“首先要保证账目准确无误。”天良村党支部书记李平介绍,为保障养老中心正常运转,村上成立了养老协会,按照政府主导、村级主办、无偿+低偿等原则经营养老中心。其中,养老协会在村委会的监督下认真执行月度审查公示制度,规范财务运行并定期张榜公示。

“其次则是多方面争取政策支持。”李平说,养老中心除低价收取老人餐费以外,村里还将红白理事堂的经营收入划拨给养老中心使用。剩余的亏空部分,采取争取民政项目支持、村民慈善捐款、村集体经济收入补助等方式进行弥补,确保养老中心正常运转。

养老服务中心,不仅“暖胃”还“暖心”。天良村还成立了由村委干部、养老协会成员、村民等人员组成的“爱心送餐队”,采取送餐上门的方式,让腿脚不便的老人足不出户就能吃到既温暖又营养的“爱心餐食”。(记者 郑栋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