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鲜”上市——我市33.3万亩春茶迎来采摘季

2024-03-28 09:14:51来源:巴中日报 点击量:

人勤春来早,春茶采摘忙。当前,我市各地的春茶迎来采摘季,一垄垄茶树在阳光下生机盎然,广大茶农趁着晴好天气纷纷采收头茬春茶,收获新一年里的首桶“茶叶经济”。

采摘忙

春茶抢鲜采 茶农增收乐

春茶采制时间有严格要求,以“明前茶”为最佳,此时的茶叶最为鲜嫩,价格也最高,事关老百姓增收。三月以来,气温持续回升,茶叶长势较快,春茶一日一价,我市各地正抢抓晴好天气及时采摘。

3月25日,在平昌县邱家镇嘶峰村,漫山的茶树郁郁葱葱、绿意盎然,为大地披上绿装,一芽芽茶尖嫩绿微黄、生机勃勃。

据了解,邱家镇通过农户自管、企业代管、村集体托管机制,由政府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企业回收鲜叶,解决茶农种销顾虑,真正实现茶农增收、企业增效,让茶叶成为带动百姓增收的“致富叶”。目前,该镇已在嘶峰、回龙、凉风社区等10个村(社区)发展茶叶1.6万余亩。

“掌心向下,拇指和食指夹住鱼叶以上的嫩茎,向上轻提,保持芽叶完整、匀净。”来自自贡的帮扶队员李峨向茶农讲解茶叶采摘的注意事项和技术要领。随后,茶农们穿梭在一垄垄青绿之间,指尖翻转舞动,一片片嫩芽被轻轻采摘下,放入小茶篓里。“我每天早上都来采茶,一斤40元,一天可以摘两三斤,大概能挣100元左右。”邱家镇嘶峰村茶农邱映红说。

与此同时,在平昌县三十二梁镇茶园里,茶农们也忙碌起来。“我和老伴每天能采5斤毛尖,交到加工厂能领到250元。”3月24日,三十二梁镇龙尾社区孙家凤老人和老伴在茶园忙着采茶,谈起家门口的茶园,老人满脸笑容,“去年,我们在茶园采茶、搞管理,就有3万多元收入。”

3月26日,在南江县云顶镇云凤村的茶山上,茶农们三五成群,背着竹篓穿梭在茶树间,手指在枝叶间飞舞,一提一掐,抢摘鲜嫩叶芽。“这几天,茶园里每天都有很多茶农采摘,大多都是本村和邻村居民。因为照顾家庭或年龄大无法外出就业,在茶园务工是他们增收的主要渠道。”云凤村党支部书记谭守光介绍。

据了解,云顶镇还充分利用幼龄茶园的立体空间,采用多层级、多样化方式在茶地套作花生、大豆、无花果等作物,形成了“以种促管、以短养长、有机共生”的种植新模式,全镇套作面积1万余亩,带动群众年均增收2000余元。

好山好水育好茶。下两镇位于南江县南部,境内土壤、气温、光照等种茶自然资源优势明显,是南江大叶茶的主产区。3月25日,南江县下两镇东垭村春茶采摘正当其时,三三两两的村民徜徉茶山;毗邻的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的大叶茶基地,漫山叠翠的茶园散发着春茶特有的清香。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茶叶种植面积达57.27万亩,其中可采摘面积33.3万亩,年产量1.5万吨、产值达65亿元,预计春茶产量0.43万吨。在产品形态上,我市各地开采的茶叶主要以芽茶和高档毛峰为主。

不仅要把基地建强、规模做大,更重要的是品质。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广本土茶树品种,研发夏秋茶期品种,制定并颁布了“南江大叶茶”地方标准,大力推广从南江县野生大叶茶树群体品种中选择优良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具有早发芽、高氨基酸等特点的“云顶早”“云顶绿”品种。另外,还制定了《巴中云顶茶栽培技术规程》,新建茶园普遍实行等高栽植、配方施肥、绿色防控、适时修剪、科学套作等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加工忙

茶企制茶忙 车间溢茶香

3月26日上午9时,在位于云顶镇元顶子社区的四川省元顶子茶场有限公司加工厂房内,元顶子茶场副场长、技术负责人张伯海正挽起袖口,将新鲜嫩芽放入机器内杀青,再做形、理条、烘焙。大约下午4点,这些茶叶带着精美包装,就发往陕西、甘肃等地。

记者在加工车间看到,放置茶叶的架子上,摆放了很多不同品种的新鲜茶叶。“这些鲜叶是昨天采的,也是今年春天开采的第一批茶。这些茶叶的鲜叶需要经过放置处理才能进行制茶。”张伯海告诉记者,自3月25日该茶园开采以来,共聘用了100余名工人采茶,预计5月初完成春茶采摘,整个采摘期间用工人次将达到1000人次。最近车间每天能生产1000斤芽茶,最贵的茶叶能卖到8800元/斤。

2022年,我市按照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安排,将欠发达农场巩固提升项目资金208万元主要用于推进南江大叶茶优势大品种产业发展、元顶子茶场的改造提升行动。

“多年来,由于采摘习惯和茶场管理等问题,导致茶场老化,已很难取得突破性发展。现在经过改造,改善了茶场品质,也带动了老百姓增收致富,为南江县茶叶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张伯海说,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将农民组织起来进行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生产,可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土地产出率,使当地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

与此同时,在几公里外的下两镇东垭村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的茶叶加工车间里,机声隆隆,3条生产线正有序运转,制茶师傅们正忙碌地制作今年首批春茶。摊凉、杀青、理条、烘焙、提香等工序有序进行,一股股茶香扑鼻而来。

据了解,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于2016年投资3.6亿元建设金枝玉叶产业园区。目前,已建成茶叶标准园区1万亩,以及茶叶生产车间、茶技茶艺表演馆、茶文化体验园、茶康养中心等3万平方米。

“我们的产品包括红茶、绿茶、黑茶3个品类50多个单品。”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德武介绍,其中产自东垭村小金寨千年古树茶园的古树茶,通过加工,售价达10万元/斤。

巴中茶产业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茶马互市的唐代,宋朝便行销甘陕,明朝时一跃成为四川重要产区,清朝时仅通江当时的细茶产量就占了全省的三分之一。

作为全省精制川茶川东北富硒绿茶加工优势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全国打造万亿国茶产业、四川打造千亿川茶产业的机遇,将茶叶作为全市“2+1”种养业优势大品种之一,建基地、强科技、育主体,茶叶已成为全市脱贫奔康、富民强市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积极扶持中小型茶叶企业新(改扩)建标准化初加工厂,加快设备更新和工艺提升,全市目前共有98家茶叶加工主体。

收购忙

茶商忙收茶 销售迎旺季

3月24日,在南江县下两镇东垭村,不少收购茶叶的散户来到此地,跟当地茶农商谈今年春茶的收购价格。

“春茶鲜叶80元/斤,一亩春茶收益可达3000元,加上夏茶和秋茶,一亩地收入至少6000元。”东垭村党支部书记蒋贵德算了一笔账,当地由于地势影响,若是种植稻谷、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一亩地收入不会超过2000元,还得靠天吃饭,几无利润。

据介绍,当地茶叶种植历史超过200年,规模化种植也有五六十年历史。如今,全村2000多亩土地基本上都种上了茶树。“从3月到10月,都可采茶。每天晚上,金枝玉叶公司都会专门来收鲜茶叶,村民在家门口就把钱赚了。清明节后,剩余劳动力还可以外出务工增加收入。”蒋贵德说。

随着首批春茶开采,引来不少茶商“抢收”。3月26日,几名巴中本地茶叶经销商早早赶到四川省元顶子茶场有限公司,签下8万元春茶订单。面对春茶销售旺季,公司正加班加点生产,争取保质保量完成订单。

连日来,位于通江县烟溪镇钟凤村的罗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也开始大量收购春茶。“我们的春茶生产工作已全面启动,辐射带动了烟溪、永安、铁溪3个乡镇,目前每天可收购单芽600余斤,收购单价在90元左右。”罗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经理杨宇介绍,该公司已经和两家商贸公司、两家销售公司签订了220万元的春茶采购合同,预计3月底前全部交付。

近年来,通江县成功培育13家茶企,打造11个茶叶品牌,其中包括“罗村”“翰林”“金山”等。茶叶产业重点覆盖15个乡镇58个村,已成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之一。

“高山、生态、富硒”造就了巴中茶叶芽肥叶嫩的绝佳内在品质,成为川茶“三大名片”之一;我市还被列为全国富硒绿茶优势产区、千亿川茶产业川东北名优富硒茶核心产区。

名茶还需有名牌,做好茶品牌是产业由大到强的必经之路。四川蜀茶秦巴茗兰茶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浩认为,强化品牌策略,完善品牌体系建设,有利于茶企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构建发展“护城河”,同时加大茶叶品牌推广力度,聚力扶持产业龙头企业,扶持一家做大一家,以点带面,从而带动巴中茶叶产业发展。

据了解,我市已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签订合作协议,在茶事活动举办、产销衔接、品牌宣传等方面深化合作,全面提升巴中茶叶宣传、推介、营销深度和广度。创新举办“巴中云顶”茶文化旅游节,重点围绕销区茶叶交易市场、茶商代表,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持续提高巴中茶叶在西北、华北等目标市场的影响力。深入推进巴中茶叶“五进”活动,全面开拓本地市场和农村潜在消费市场。接下来,我市还将扶持重点茶企在大中城市设立品牌专卖店,建立“巴中云顶”茶网上销售平台,鼓励开展直播带货、线上开采节等新型营销、宣传。(记者 翁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