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茶园“用工荒” 多部门“援兵”解难题

2024-04-18 09:06:58来源:巴中日报 点击量:

现状

全区万亩茶园春茶采摘现"用工荒"

破题

巴州区人社局和各乡镇,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帮茶企招工牵线搭桥,免费提供用餐和交通出行服务。同时,引导全民参与采茶行动,助推乡村茶文旅融合发展。

春风吹拂,采茶季节如期而至。连日来,巴州区各地的茶园已全面进入茶叶采摘期,然而,当前恰逢茶企季节性用工短缺。面对辖区万亩茶园茶叶待采摘的现状,为有效推进春茶采摘,巴州区人社局及各乡镇靠前服务、通力协作,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破解茶企用工难题,切实助推企业增效、劳动力增收。

难题

漫山春茶香

茶企面临“用工荒”

农时不等人,采茶正当时。

4月13日,记者在位于巴州区天马山镇寺岭村的四川省松巴茶业有限公司茶叶基地看到,一垄垄的茶树一望无垠,一名名采茶工头戴草帽、挎着竹篓,穿梭在茶垄间,双手一提、一掐、一放,鲜嫩的茶芽便装进了竹篓里。

眼下正是春茶开采的季节,也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

“最近这段时间,每天都有百余名采茶工过来,且每天都会接到很多应聘电话。真心感谢相关部门所作的努力,解了我们茶企的燃眉之急!”这几天,悬在四川省松巴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春生心头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时间回到3月中旬。因巴州区为全国优质富硒茶优势产区,每年3月至5月初是春茶采摘高峰期,需要大量的工人,但很多茶企面临采茶工招募困难的难题。“春茶早采是宝、晚采是草,招不到人,损失就大了。”王春生介绍,对于茶企而言,一年中绝大部分收成都靠春茶。

和王春生面临的情况相同,位于巴州区化成镇邵家坪村的四川映天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高莹介绍,该公司茶园约1000亩,今年3月中旬后,接连几天的高温天气让茶叶“爆长”,但采茶工人不够,鲜嫩的茶叶来不及采摘。

“茶叶过了时节不采摘,就相当于把钱扔在了山上。”高莹说,“一芽一叶”的茶是品质最高的,如果采晚了就长成了“一芽两叶”“一芽三叶”,这样的茶叶就相对要老一些,因此,招募采茶工人成了当务之急。

记者采访发现,和以上两家茶企一样,上月中旬,采茶工紧缺的情况在巴州区各茶园普遍存在。

化解

多部门协作

条条举措“接地气”

一片片小小的“黄金芽”,化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铺就着百姓致富路。茶园出现“用工荒”,相关部门单位知晓后,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化解。

“巴州区万亩茶园招聘采茶工数名,包吃住,可接送,有意愿的群众可直接报名。”4月初,一条面向社会招聘采茶工的信息传遍巴中人的朋友圈,这正是巴州区人社局为破解茶企季节性用工短缺推出的措施之一。

巴州区就业局副局长刘继学介绍,他们通过“公司+政府+村‘两委’+农户+基地”联动模式,以乡镇(街道)人社服务中心为前哨,收集用工需求数量、建立村级有采茶意愿的劳动力名单,再采取现场演示、实操参训等方式,配套开展茶叶采摘培训500余人次。同时,汇总信息至供应链公司,组织劳动力统一进行劳务输出,免费向采茶工人提供用餐和交通出行服务,有效解决茶园用工难题,带动劳动力就近务工。

此外,巴州区充分利用现场招聘、微信公众号、“零工市场平台”、村组群众联系群等线上、线下渠道,向社会发布遐神云雾、松巴茶业等10余家茶园基地采茶用工需求岗位700余个,全方面营造采茶用工氛围;利用劳务经纪人收集劳务信息,创新推出“假日工”,引导600余名采茶群众利用节假日集中就近选择茶园基地务工,缓解企业用工难。

4月11日上午8时许,一辆载着8名采茶工的面包车准时到达化成镇邵家坪村,进入四川映天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茶园。“感谢区人社局和乡镇送来的‘及时雨’,缓解了我们燃眉之急。”高莹欣喜地说,通过相关部门的大力宣传,她的手机每天都会接到很多应聘群众打来的电话。

“住得近的周边村民,就自己骑车或走路来上班;住得稍远的群众,我们提供早晚接送服务。虽然多了一些工作,但是大家愿意来帮忙,我很高兴。”采访中,高莹和王春生均表示,当地政府也会派车专门接送采茶工。这样一来,不仅缓解了茶企用工难,也为农村群众增加了收入,可谓是一举两得。

探索

自主采茶体验

助推茶文旅融合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通过上述措施,巴州区各茶场用工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还在体验采茶助企助农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为巴州区多元融合促乡村振兴助力。

根据部分茶园的采摘需求,巴州区人社局联合文广旅、教育等部门,指导辖区茶园基地创新开发自主采茶体验活动,协助编制活动方案、规划采茶流程、指导配套模式、引流宣传等,广泛宣传“助企采茶”信息,学校组织一批、单位志愿服务一批、社会带动一批,引导全民参与采茶行动,助推以采茶制茶体验为特色的乡村茶文旅融合发展。

“前期,我们建立了镇、村零工市场微信工作群,及时共享企业用工信息,确保企业用工和群众就业需求双向互通。而本次,我们通过‘零工服务队’解决了上述茶企用工问题。”巴州区天马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罗治国介绍,在4月7日,镇机关党支部也在狮子寨村开展“党旗引领强担当,为企纾困出实招”主题党日活动,发动辖区400余名干部群众共同采摘春天里的第一批“明后茶”。

不仅如此,4月4日,市青联教育与新闻出版界、农业农村界及巴中职业技术学院组织200名学生来到狮子寨村,开展“青联进千村,助农促振兴”活动。这期间,大家分成若干小组,提着竹篓穿梭在茶垄间,将一颗颗茶芽收入竹篓。通过3天的活动,大家不仅了解了采茶的技巧,也有效缓解了采茶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更学到了巴中种茶历史以及茶叶种类、制作过程等知识。

4月12日,巴州区政协第二界别联组50余名政协委员也来到松巴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叶基地,开展“助企采茶行”志愿服务活动。这是全市政协开展“四访一帮”活动的一个缩影。

“截至目前,巴州区还引导游客参与采茶活动2000余人次,在缓解茶园用工短缺问题的同时,确保了茶青得到有效采摘。”巴州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人社及相关部门将继续围绕茶企用工需求,依托巴州区万亩茶园资源,多措并举,助推茶文旅融合发展。(记者 牟柯)

■相关阅读

乘着东西部协作“东风”,巴茶落地“生花”——

这块“希望田”六年前还是撂荒地

“王叔,看看我采的这些茶叶要不要得?”4月13日上午,在位于巴州区天马山镇寺岭村的四川省松巴茶业有限公司茶园内,来自该镇方碑村的易芳捧起几簇茶叶,正在向茶园管护人员王立津请教。

今年32岁的易芳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姑娘。为照顾两个孩子,她没有选择外出上班。得知附近茶山可以采茶,还包接送,她立即报了名。“早上我把孩子送去学校就过来采茶,一天能采五六斤,有100多块钱的收入呢!”易芳高兴地说。

和易芳一样乘坐免费车上班的,还有家住天马山镇的肖紫月。她说:“虽然我今年74岁了,年龄稍大些,但采茶还得行。”

寺岭村64岁村民周文玉告诉记者,自从茶园建起,她就有了“工作”,除了采茶,平日里茶园的管护、锄草、打药等活儿,她都会去干。

一望无际的茶园,如今成了当地群众的“希望田”“致富田”。殊不知,六年前这里还是一块无人问津的撂荒地。

2018年5月,为响应浙川东西部扶贫协作号召,王春生从浙江省丽水市赴巴中市开展扶贫协作工作。到巴之初,他来到巴州区北部山区天马山镇进行调研,在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了解情况。为推动偏远山区产业发展,王春生通过邀请专家考察、积极对接部门,成立四川省松巴茶业有限公司,在天马山镇寺岭村、茶园村、花场村投资3500万元,成功落地以种植黄金芽(叶)、白叶1号、中白1号、紫鹃、龙井等高端名优品种为主的无性系良种茶园示范基地1700亩,年产茶叶5吨左右。此外,该公司还建成针形茶、扁形茶、香茶(红茶)加工生产线3条,加工能力达到1万亩。同时,在茶园内打造精品民宿、特色景点及采茶、制茶体验等乡村旅游项目。

不仅如此,松巴茶业自成立以来,积极助残、扶贫,优先录用残疾人和家庭困难人员,带动农民在家门口就业,设立“就业扶贫车间”,被授予“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巴中市2018年度扶贫爱心组织(企业)”。据悉,在2021年第一季“巴中好人”评选中,王春生上榜“助人为乐类”好人。

荒地变茶山,路宽广,茶飘香。四月的天马山镇,处处绿意盎然,充满生机。茶产业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了企业增收,更助力群众在致富之路上越走越宽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