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巴中肉牛发展,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2023-11-12 09:01:35来源:美丽巴中 点击量:

巴中市自2022年2月实施“2+1”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以来,全市肉牛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为科学构建“巴山肉牛”产业体系,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巴中市由畜牧大市向畜牧强市转变,以肉牛产业带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我市制定了《巴中市巴山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11月9日,巴中市举行巴山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解读新闻发布会,市农业农村局、市金融工作局、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就《规划》答记者问。

肉牛产业突破发展

记者:自“2+1”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实施一年多以来,我市在巴山肉牛产业发展上取得了哪些成效和突破?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罗中荣:

市委、市政府将巴山肉牛确定为优势大品种计划首位产业,全产业链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通过一年多努力,巴山肉牛产业发展力度、发展速度、发展成效空前,具体表现在“种子”工程迈出新步伐、肉牛养殖量实现新突破等五个方面。

“种子”工程迈出新步伐

立足本地资源,划定“空山牛”保护区,建成“空山牛”资源场。圆满举办第二届、第三届空山牛赛牛会,助力申报“空山牛”新资源,今年有望被认定为优质肉牛新品种。雅拉德荣5000头海福特肉牛智能育种场一期建成。

肉牛养殖量实现新突破

各县(区)、各部门积极回引在外创业人士回乡发展巴山肉牛产业,累计回引487户,年可新增存栏肉牛1.8万头,全市现有巴山肉牛适度规模养殖场(户)1372个。2022年,全市存出栏肉牛分别同比增长7.4%、8.1%,增幅分别位于全省第2位、第3位。

饲草料供给得到新提升

恩阳区50万吨饲草饲料交易中心建成投运,18万吨牛羊精饲料厂加快推进。积极开展秸秆饲料化利用,2022年全市收储秸秆20余万吨。试点“两季玉米+一季大麦”粮草统筹新模式,今年全市种植1.39万亩。

产业布局实现新拓展

通江县火炬镇年屠宰3万头肉牛屠宰场投产运行,逐步解决全市肉牛屠宰小、散、乱等问题。成立巴中市巴山肉牛产业协会,积极申报“巴山肉牛”区域公用品牌,构建“巴山肉牛”标准化体系,首批10家巴山肉牛直营门店陆续开业,培育壮大老廖家、缘遇真牛、牛公馆等一大批企业自主品牌。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

多次举办肉制品产业招商推介会、返乡创业恳谈会。辐射带动5000余户农户发展肉牛产业,成功签约雅拉德荣百亿优质肉牛全产业链集群等巴山肉牛全产业链项目81个,拟投资额245.71亿元。

着力解决“买牛难”“养牛难”

记者:针对养殖户目前最关心的“买牛难”“养牛难”问题,怎么解决?

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李林祥:

解决品种和种源问题

《规划》提出优先发展空山牛、转型发展西门塔尔牛、引种发展海福特牛、应势发展安格斯牛,将空山牛、西门塔尔牛、海福特牛、安格斯牛作为全市肉牛主推品种,是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作出的科学决策,对未来五年牛种业振兴具有指导意义。在方法和路径上,规划提出实施“藏牛于户”,围绕“百镇千村万户”规划布局,倡导“分散养母育犊,公司集中育肥”,大力推行“分户饲养、整村推进,小规模、大群体”扩繁模式,在有放牧条件的宜养村建设母牛扩繁示范村。计划到2027年,全市建设肉牛特色镇100个,打造母牛扩繁示范村1000个、带动能繁母牛养殖户2.5万户,新增母牛存栏16万头,种源自给率达到80%以上,基本可以从根本上突破“种源限制”和“卡脖子”问题。

解决肉牛饲草料问题

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树立大食物观理念,草可以换肉,实质也是一种粮,种草也是种粮。其次,要大力发展人工种草,在基础设施建设、农机上予以大力支持,培育一批专业化饲草生产加工的骨干企业。三是加大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应用。四是加快天然放牧草地改良和林下牧场建植。

构建种养循环体系

解决养殖环保问题,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种养循环是最简单、最有效、最实惠的方法。一要因地制宜分类设计好粪污处理工艺,二要科学选择种养循环模式,三要培育专业化粪肥收储运及有机肥生产企业,创新粪肥利用途径。

强化科技支撑引领

未来五年,将持续推进与省农业科学院、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川农大等科研院校合作,加快推动实验室、试验站等科技平台建设,争取用3年—5年时间构建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技术体系,让巴山肉牛科技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研究重点包括四大方面:一是空山牛遗传特性挖掘及本品种选育,二是空山牛杂交优势组合筛选及专门化肉用新品种(系)培育,三是引进品种的本土化培育,四是优质饲草种质资源挖掘利用及配套技术研究。

金融支持赋能

记者:在发展巴山肉牛产业上,我市金融方面有哪些具体支持举措以及取得了哪些成效?

市金融工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真:

加大信贷投放

立足辖区实际,探索创新各类信贷产品体系,以金融创新赋能肉牛产业发展。去年6月16日,农发行巴中市分行与市产业发展集团签订50亿元合作协议,充分保障肉牛产业项目建设。今年1月,农行巴中分行推出市内第一单活体抵押贷“智慧畜牧贷”,成功发放全市首笔活体抵押贷款200万元。9月5日至8日,还组织部分单位及金融机构到内蒙古考察了“活体贷”,目前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正在针对巴中实际,开发“巴山肉牛活体贷”产品,成熟后将全面推开。截至9月末,全市共发放肉牛贷款2108笔、金额2.95亿元,较年初新增贷款1.8亿元,有力缓解了市场主体的资金压力。

增强担保能力

推动融资担保机构为申请300万元以下贷款的巴山肉牛养殖加工主体提供政策性担保服务,担保费率不超过1.5%,对符合创业再就业融资担保的主体免收担保费。推出肉牛活体抵押、仓单质押等灵活担保方式,推广“政银担”合作模式。截至9月末,省农业融资担保公司等为290余户肉牛养殖加工主体提供担保约1.83亿元。

提升保障水平

按巴山肉牛品种和成长周期,细化保险费率、保额、赔付金额等标准。建立政户“64”(财政补助60%,养殖户40%)和政企户“622”(财政补助60%,龙头企业对代养户补助20%,养殖户20%)保费分担机制,牛犊、成品肉牛、母牛保额分别不低于3000元、7000元、1万元。9月末,全市涉农保险机构承保肉牛4345头,提供风险保障2431.75万元。

金融部门将继续联合农业农村、财政、科技等单位,会同辖内各金融机构,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助推巴山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规划》落实落地

记者:为推动《规划》落实落地,下一步有哪些工作安排?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罗中荣:

农业农村部门将紧扣《规划》确立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引领全市肉牛产业扩量、提质、增效,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扩量

锁定《规划》下达的2027年巴山肉牛饲养量稳定在60万头以上目标任务,将目标任务细化到每年、每个县(区),对标完成情况,查找短板,增添措施。坚持以自繁自养为主、调入补充为辅,分区域分阶段制定母牛繁育计划,迅速提高能繁母牛数量,依托现有养户和新增养户实现扩群增量,做到“藏牛于山、藏牛于户”。

提质

组织专人专班抓肉制品产业发展,上争支持、外抓招引、内强培育,精准招引一批上下游优质企业和引擎项目,壮大肉牛发展集群。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肉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力争培育一批牵引力强、产出规模大、核心竞争力突出、市场前景广阔的龙头企业,带动肉牛产业品质化、规模化发展。

增效

及时跟踪“空山牛”新资源申报进度,力争早日通过国家新遗传资源鉴定,切实发挥“空山牛”品牌效应。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做好肉食品及皮毛骨血深度开发,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引领本土化终端消费升级,再通过餐饮体验馆、美食街、旗舰店等让“巴山肉牛”走出省外、走向全国。

保障

坚持党政推动和政策帮扶相结合,坚持常态督查和定期考核相结合,继续加大在圈舍建设、秸秆青贮、疫病防控、林地需求、交通设施等相关措施上的保障力度,严格跟踪督导各项措施推动情况,确保各项举措全面落实、精准到户、终端见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